佛教网络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4760|回复: 6

第0725部~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一卷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7-7-11 13:30:0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" f: G" e) T- R3 D; V; A8 O* E) s+ O, l( m
9 r3 L! Q) x, ^( }" D
小乘单译经·第0725部 $ z% J* K1 |/ P: p* `
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一卷 % s3 z8 s, B- X2 S* C5 h( M
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! z7 k+ E2 {# P
) o/ I5 o7 {' }5 I6 Y
- w9 W& R( w4 C4 T( h  @( Q
   4 |: c3 \6 {: e1 w1 H# u" r* u
3 e/ D8 {% r1 w2 X. _. D: t% ]5 ~+ \
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
: v5 ^6 Y* W7 W9 W- \  盖阿耨达龙王者(晋名无焚)。佛在世时受别菩萨也。有神猛之德。据于昆仑之墟。斯龙所居宫馆宝殿。五河之源则典览焉。有八味水池华殖七色。服此水者即识宿命。于时龙王请佛世尊及五百上首弟子。进膳毕讫坐莲华上。追讲本起所造罪福。皆由纤微转受报应。弥劫历纪莫能自济。侥值正觉乃得度世。各自撰歌而达颂曰。 1 h: r8 M  N. P& W
大迦叶品第一(十九偈)
7 z. n$ H5 T3 D& X3 R  佛人中上为法御  断除结狱游舍卫 0 f2 i/ m% C! E9 w4 I
  诸根为寂德巍巍  如来自告其比丘 ! f; D+ h0 d. n; l$ i% a( n
  有诸鬼神所娱乐  种种众华无央数
' m# E( A) h5 L( c# t$ q# `* T4 H  四渎涌出向四方  彼诸流河归江海
% n1 |7 u% \) D  U, l% V, q  私头那提伯师子  人不能至神足到
' y3 U- F( L; Z+ l- \5 n  ^& G  飞行疾矣乃越耳  疾共诣彼渊流池 9 S. P! M" U' C9 y. e
  比丘曰善唯从命  大通安住上弟子
3 b% V5 B: I0 d+ O/ j  闻尊教敕乘神足  譬如雁王导众雁 6 Y1 O! {5 o* S$ h8 g- `" V# X4 f
  行诣进游于江河  悦观辈类相娱乐 . _( ^. u5 G/ I8 @
  佛天中天亦如是  与弟子俱而飞腾 , q& Y/ b- s- J$ m0 p1 U' W5 Q3 b
  佛至告诸弟子曰  宁识前世所更历 ( b2 u7 h" i1 A0 `0 D! G
  为我各说谁行步  而获其福不可量 0 c* k8 o' j, r  k& v1 x2 c" N
  彼迦叶仁佛弟子  譬如师子历深山 / x7 a" n$ ?1 c1 ~4 T
  设有所历无敢当  则说前世所作行
+ t0 N% y# [2 t# p* C  采取于野燕麦耳  少所施与辟支佛
' b9 i$ i. ?7 X5 [+ s' K# ]" s  解脱心乐无有漏  奉于空行意寂寞 , C9 @/ D" Y3 O6 I6 A, q/ f
  彼时心念有此愿  寻即思惟于上法 * p1 H, F8 u: b
  与如是人俱合会  于此终生郁单曰 / \( n; B" r2 R" f, {' d# ]
  用彼因缘福所致  更历千反郁单曰 & n; B- n! A( e5 t8 r0 F/ G
  然后生于胜命天  于中最特无有双 * X- h1 b5 a9 R) y2 |
  吾用彼福所造德  亦复千反生忉利
) @' e" F$ |9 C. A  着种种华香宝璎  身微妙好而自在
  }9 j, P/ H$ |' H" p$ ^5 ]/ D' D  既于天上寿终已  便复则生郁单曰 2 H2 n+ A4 y: c  q5 f9 M6 _1 F
  用彼前世愿所致  以作是福因缘故
5 |1 f* n  E6 w$ ~+ R4 W) r  生于富家梵志种  财产众业无央数
/ ?+ o4 }6 [3 i% Q" S+ T  在五乐中而不贪  其于是佛无等伦
. e9 s# s8 ?3 p, f  大哀所可讲说法  诸力一心定众根
- u. f. Q% Z1 ~, }. E9 K  七觉之意八道行  以为获致于此法 8 ?: n; \6 c- m
  便尽诸漏手执灯  与此众等最后俱 6 N* ]: b6 E' s5 }* ]7 c
  合会行正直离邪  佛者如来所说善 ) L5 z7 U$ a8 O& D% N' B# h" T
  奉禁戒人所志得  如其意念所欲求 " u# N8 L$ T2 M5 D* m4 G& A
  最后我身以具满  为尽生死拔根株 ( P2 C# ^7 J4 `
  我皆绝除诸爱结  则为是佛法王子
1 G2 `8 ?0 \. x, A5 a  第一止足常思道  心空清净无所著
: W) S% d; a9 H% T* g" z. [8 [  其志坚固无能转  譬如大山不可动
% g; P& O/ ~+ @( r# A  如是迦叶尊  在诸比丘僧
$ a  {& p$ F# c2 _( m: B; W  阿耨达大池  自说本福缘 7 H. |$ L4 z8 i" Z
舍利弗品第二(十偈)
& u* W7 ~. W' [! L  吾为仙闲居  于彼见沙门 % ^# X, o8 F3 a/ B
  辟支佛之尊  身着绛衣被 1 n& w+ x% ?+ P. Q# N* c
  睹之心欢喜  为之浣衣服 * E" t# e9 c; i9 j$ M% p. @
  复为缝袈裟  数数为作礼
9 K9 _  u" [+ N* s; `8 K* W, w  彼则愍念我  便飞虚空中 % O9 K) r+ Z& Q8 R! q
  上下出水火  须臾忽不见
6 X) x  g/ z. F& X2 L. d& S  我即时叉手  自心作是愿 ! Z! u$ l0 X! k# c3 |8 |# u& }, N
  令我得如是  聪明大智慧
8 I6 g8 U9 n, }6 H$ z  莫令生豪家  亦勿生贱种 ) U2 I9 d" [7 {
  常生于中家  志多作沙门
5 P8 ^' w5 c* u6 ]  用是功德故  吾以五百世
2 X, z( B8 |3 L# `% e5 F  常获致人身  世世作沙门
8 c' H& C# e3 G' C- t+ ]  于是最后世  复还得人种
; y& B: h& [, T" f+ q! j  以值见正觉  导师无有上
9 P, A3 N& F4 T; I  则办为沙门  于释师子所 5 Z/ a, g1 y- I
  成就阿罗汉  清凉而灭度
5 i1 ]$ w; Y! i, x+ S: d' b$ o  今世尊目前  于比丘僧众
; C8 K8 P- H5 s4 \  论我智慧上  转于正法轮
4 m8 d" Y, }8 q7 b, K3 f  舍利弗智慧  于比丘众前 ) }" H6 Z: w, E$ y( r" e
  阿耨达大池  自说本宿行
( `% K2 z  J* u; n! o摩诃目揵连品第三(十五偈)
( S; U4 y* D, g6 |7 `7 o+ k  吾为仙闲居  处于林树间 ! N7 w" r: |1 y  m# L3 o
  于彼有人来  求我作沙门
5 M7 b$ _* V, @+ F- c  吾除其须发  为浣其衣服
( F, k- h% t; S6 q; V  缝之而染之  心中自欢喜 6 `; p# X* c3 z2 Q- a+ M
  彼退在一面  而结跏趺坐
- X4 m& E8 |4 G! U" J3 t! J: _* ^  则得辟支佛  便飞于虚空
& z/ F) E! o$ C* p4 x: i! p  我时即兴愿  令身得神足 # h8 Y! f; f1 r5 m3 E
  使吾得如是  大力大神足
$ f$ M& @& C2 K8 U" x0 r% z0 }  用是福德故  在在所生处 6 l, A/ l, N# w+ c( g& u
  天上及人中  照耀所造福
0 d& c, S: Z% R  于时最后世  以逮得人身 / h0 R1 Q+ S% y$ I. _) M9 j
  如值见正觉  导师无有上
& {! L( s! s2 R0 @3 q  以为作沙门  于释师子所
8 I. w6 T  D) \7 P  则成阿罗汉  清凉而灭度
2 p1 Y- I( k$ V+ q8 N& I. S# U  所作善甚少  得安隐无量 3 l6 b" }; L- M# z  D1 G
  我复作不善  今说且听之 & j: C- Y9 U5 D/ t$ d- L
  东出罗阅只  生为尊者子 3 N- S8 x4 a. L( }' M
  出舍外游戏  人家求饮食 + ]5 H( g$ R( ~/ h" K
  即见其父母  二人共相娱 2 i( s. w1 _& f! R; v* D
  见之即挝我  骂詈而逐我 ) F. ?+ ]0 F$ x0 T" K9 `
  但以正命耳  其身不施行
5 O$ B- Q: @% w& R0 M" n( _  堕于黑绳狱  受苦不可计 8 c0 s2 `0 A1 }, Q6 ?: e
  其彼余殃故  于是最后世
9 w* O5 J' o& }  诸外异道学  挝碎身如苇
6 @( H7 m7 }- H" R  吾当以是疾  寿终而灭度
7 J9 d+ I+ J, h% B$ i" |! W( V  彼所作余殃  尔乃灭尽耳 . l4 K1 S, _  s# f, [& a8 w5 z$ }
  是故当悦心  至孝事父母
$ S* o: |1 i) n  e& y0 [, r  用欢悦心故  人得胜天上
$ M+ J( E' O3 c  如是拘律尊  在于比丘众
9 [5 G( A/ T8 d' |, V9 a9 e  阿耨达大池  自说本因缘
% r2 m+ }$ B- t2 F轮提陀品第四(净除七偈)
) L' ^1 J& A% I# }# M2 _  我昔往诣寺  见地不净处 8 \: [5 l  D: f. B  A& t* I
  即取其扫帚  便扫彼寺舍 1 p/ e/ l/ I% \6 v& L: b
  竟睹寺清净  心中甚忻踊
( G: R" Z0 k$ Z; A  令我无垢尘  如此寺舍净 , u( H; z" x7 e% I: Y$ [9 u% S: ^
  用是功德故  在在所生处 8 Z, W  e* @- E' T
  面色和悦姝  端正难可比 0 r& j+ \2 g7 e* p5 i2 M3 _
  其余之福祚  于是最后世
5 \, w! e* Y3 T; Q% i* f  父母则名吾  号曰为净除 7 ?* R$ Q) z+ [) G3 J+ P; W7 H
  我于亲族中  生时亦清净 % ^& N3 Y0 H( J, W* I2 f+ r4 T* x  V" F
  一切所爱敬  见者无厌极 3 Q- N6 P/ p" |
  值得见正觉  导师而无上
, {; n; F$ t0 j0 c: C; p4 H  已成阿罗汉  清凉而灭度 : [* S. _5 M7 k( w
  我之所志愿  使吾无垢尘
, v- ?5 {4 ^- B6 W) p  今无垢罗汉  无漏所作办 * C- m4 l4 X2 Y& v& P- p& a& @
  假令扫除是  普天下使净 # |: ~  F$ A, v
  不如为离欲  除扫所经行
8 Y& E" t! l/ v$ O3 |, w  假扫除天下  道人经行处
9 \+ b6 R; [# R% L2 m% L  不如四方僧  扫除一步地 8 I& \, @* ~# U2 Q. ?/ l: Z
  设复扫除是  满天下精舍
3 |3 e% ]2 D  h( c' m  不如于佛寺  扫除一步地 8 O7 T  Y$ Z* _  b" a
  我身所造福  以是知差特
( M& w) c/ W1 f  W0 ~. b5 U  当扫除佛寺  其心怀欣踊 ; R: }, L4 l9 h
  以此晓知之  等觉道德高
! E4 D- d" D4 J: r" E  当供事佛寺  获其祚甚大
. T# R) u, D: h7 f3 a" v# _( l  唯君吾识念  昔曾所作善 : A; _9 x! E0 O/ U2 q
  以致彼果实  可意安隐乐
& ?( B1 p) u& Q  是故为佛寺  好净心供事 + H+ A" \+ L8 o, s
  唯仁此第一  福田无有上 : h* H# \9 @* l
  于是能供事  得安而无量 4 M/ t- Q; \. K
  皆为破坏除  一切淫怒痴 - w, u8 O3 \" i) X! H
  不轻空心悦  得福薄少乎
* d8 ?% M' Q. E$ T% e  向如来正觉  及诸佛弟子 0 ~0 F3 \  [  a" _8 N  {3 Z
  如是轮提陀  在诸比丘前 . c! m+ p  y: d. Z& b. t  ]
  阿耨达大池  自说本所因
1 f" u5 [) ^7 b. a须鬘品第五(善念十四偈)
! n+ u* \; |- Y. S" Z1 Q  Q* _  昔者出游观  时与亲友俱
+ d) E& T; z0 a1 {  头上戴傅饰  耳着须鬘花
/ i7 b  W0 H/ h% Y3 P  惟卫神通佛  于彼立大寺
& T$ I/ d7 l7 \: ^! T: W3 E! X$ F  遥见众庶人  共住而奉事
% w$ H3 D& e3 k0 F6 ?; R  亲友俱发家  各共赍好华 , A( \* Z: O6 W9 B7 X- m0 q. z
  悉以清净心  供散彼佛寺
7 R6 J% A. s+ V  我时见广施  亦复初发意
9 k; S' h) m. b1 Y+ n8 m( Q1 R' H3 d  便取林中华  以用上佛寺
3 A% a$ d3 {% t, u  Z  所生不堕余  升天下为人 * v* [8 Q4 X& F9 ?/ Z
  因是德本故  所作善照见
! y- B8 b) F$ [5 n5 V  后值等正觉  无上之导师
( W: V$ U8 [2 w3 {) E  果证阿罗汉  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7-11 13:3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清凉得灭度
  L# h; @  H) ]) X4 F# R/ Z  唯施一华耳  更得百千岁 4 t9 N# m. I5 C, l3 r6 ~# I1 \& ~
  天上自娱乐  余福得泥洹
) N  S4 q: S) o4 T7 ?  假令我素知  佛功德无量
# R, N2 |' v7 z% g  @3 U, P  便即起塔寺  其福无有极 , n* v  D4 c' x6 a8 s, L3 l
  未必心欢喜  其福犹为少 7 E1 l8 i  G( F4 Q. [7 ?
  如来等正觉  及诸佛弟子
! D3 i) S) q2 H* W# Y. m  唯我忆念此  身所作功德
  e. y' w! m7 c* q) u1 ^1 B  今已得实报  可意快安隐
+ f7 L( M. I6 L: ?6 S8 H" s) ^  缘是所作行  终始断不生
1 Q/ y- x- \. |  [. c  无漏无所著  清凉得灭度
1 ^) _8 d2 H- C+ y  五道为已尽  不复更胞胎
" @: O- u8 V$ G, |4 U0 m5 p% |+ K  是为最后世  然则不复起
- F0 p& X7 w/ ^2 O* U  解脱生死本  已度所有海
  h  N. l& X5 u  今我以是缘  得号曰须蔓
2 t+ a" M% @. a: m- W* L6 I  时长者须蔓  会在众僧中
- d9 n3 U( n5 d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 $ n9 H+ V1 |5 M+ F# n1 r6 B
轮论品第六(明听十一偈)
2 Z/ {3 ?, C" G, W+ J9 M- g. ~  惟卫佛世时  槃头摩国土
- q; ?$ d; `# j; H) f  本为四方僧  兴立一房室 # `2 z& M0 }+ H8 M
  加以床卧具  皆用持布施
; F4 c8 i8 f9 `- z$ T8 P0 C  既与心欢喜  应时发是愿 9 S" t6 @  }. s
  我见等正觉  令得作沙门
6 `$ M3 r5 F+ d. d, [  逮无上无为  清凉正灭度
. j. m4 h. Q- _$ q; h2 Z( D/ a  是因功德本  九十一劫安
4 s5 S$ v9 }' k  既得自然见  在天上世间 ) b' ~! t( R. v1 u
  其余功德福  于今最后世 0 O( I  L/ `# J+ ]' [- j
  生[敖/力]长者家  憍贵无兄弟   ?" ?2 m: G8 X8 i
  生为父所敬  即闻垂言教 9 ?" T. C# K/ ^3 C
  吾以子施与  宝藏亿种种 ( @* Q* n6 q4 \3 H9 p3 l0 G
  足底生异毛  自然长四寸 4 y, ^3 }% f3 Q. @5 h
  身体柔软好  稳安得无害 ! }9 B& J" U- r6 ~4 o. {3 {$ h
  过去九十劫  其余复如一
& [, a9 ?3 p8 ?% x7 l6 Z5 }  我身不识念  举足蹈地时
* Q* T8 i5 v3 L, {% J% T9 r) r  于今最后世  已还得人身 7 Q# p' |; Y2 V( J/ k
  成就无所著  清凉为灭度 ; S8 E$ x* l% F. N) o. }# b
  佛普见说我  精进尊第一 6 @" \- }" b" Z8 U* B
  解脱尽无漏  已得不动句 , R- A2 ~: G: N- I7 S
  如是拘梨种  在众僧中央
" l, o0 X4 m" B* \6 f2 q1 A( u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功德
9 L  w" ?; x& J9 A3 T% g6 p* \/ ~  ]1 x凡耆品第七(取善八偈)
1 N! i6 X: d3 h3 q, c  我不了福德  本亦不识义 8 T  s: B% Z" R1 f  q8 }, y6 A
  见惟卫佛寺  供养而奉侍
( |0 t% n' j- x3 B8 [5 G, E  金寺紫磨色  幡伞以香华
" ?( ^  Z' G& g2 J, U  见供养塔寺  而得生善处 6 ]3 H/ Z2 b3 a3 P  j7 O$ l
  常在天人间  所作得照见 / R9 i/ g2 ^" z) e# h; F3 b2 ?
  过九十一劫  未曾归恶道
  K9 c3 i3 k( H1 I9 Q( H) V$ u  作少功德已  获安甚众多   Q! g) s" g# N" Z8 H
  已得无所著  灭度清且凉
7 j7 t- ?( N9 Y, H  假使我本知  佛功德如是 # I9 x: c9 B8 P# ?; f4 L
  常当供塔寺  所得福踰此
6 {1 w5 d6 ?9 Y& V/ x  是故用知明  正觉德弘泰
: j$ J6 U# v: d" o7 ~& G2 r  当供养塔寺  其福无终极 / G. H$ i3 i4 I1 Z2 _& O$ A
  佛普见说我  经乐为第一 2 _" K8 u- R+ u' w
  多闻若干种  辩才德至真
5 b; V* Y2 f( o8 p7 W1 k  时长者凡耆  曾在众僧中 0 |3 Y. I$ A5 Z/ I0 n
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
: Q) W+ {8 t/ z& u- O' U( D+ ]  G( a宾头卢品第八(乞闭门十一偈)
) n. ~0 M# N+ u( P) n  我本经父母  生为子中尊 0 i: R9 P- K" y9 @# k/ R
  谨敬事其父  亦孝养于母 % X: X! A: C6 Y, T
  二亲及妹弟  奴客僮仆使
8 ~$ V* `" b% j/ K! y2 y, b! a  吾为父母说  饮食以时节
: S7 }( A$ s/ p3 b: `; x* S" u  时起贪嫉意  不当食父母
$ A$ [) x7 [0 P' o/ \2 n  嗔恚谤于语  能得饭食财 5 R' P1 n. |% h/ e: t8 \; @
  缘是所作罪  堕大山地狱
* u; e  x# |! m7 W+ x  烧炙黑绳中  更苦不可计   S8 b+ x6 f- F% q2 x5 B
  从地狱中出  世世所生处
, Q' g: h6 w$ d7 K" x  常患大饿渴  勤苦而饥死
  N* A. q% l7 z9 q% F3 ]  于今最后世  已还得人身
) H- {; X' d" q2 {5 Z0 W  值见等正觉  导师无有上 ) w% i4 h- {' w3 Z4 k4 Y3 W- h" n
  于释师子所  已得作寂志 1 \) d6 w7 \9 e* U2 V0 B( v
  成为无著道  清凉而灭度
* `* }1 q. l7 t4 ]1 g% A/ l  唯仁我于是  神足能飞行 ' ]2 S% d# u5 U5 |) C9 k+ k
  还入坎窟中  尔乃得食耳
; t3 L/ M# ^/ C2 g  是故当欢喜  供事于父母 3 s4 P  B  A; i% h2 ]
  一心稽首礼  保祚无有量 0 A  u5 s0 b! V+ m3 h( c3 Y
  唯仁我识念  削所作恶行 5 e5 O8 T! d1 K& p
  皆受所种实  罪福不可离
3 H& e# n# k" ?/ ^  R) o) h  宾头卢闭门  时会在僧中 $ H7 S% ]8 G2 Z/ h) a
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
& i+ s) l2 T( L3 i( o( ^货竭品第九(善来二十一偈)
7 J( Q- S# h* I! G) R) h: I  曾为尊者子  在般头摩国
3 N" D, ?+ o" {  族姓多财宝  眷属所围绕 , G4 g$ v$ ]+ N, s. P1 J5 a
  周匝在王边  快乐无有极 ( t9 q! o/ G( W2 x" F( _
  端正见者喜  颜色难为比 3 A, F) P* r" g; m8 |. p, m5 F
  时我严驾出  诸众导前后 & K. Z' F8 C) |; [- R4 J
  欲行遍游观  并从众婇女 + }" @6 `) _; W1 |* t# ?
  于彼游观时  见相寂沙门
0 |0 O; }. }9 Z8 ~  奉行安定仪  身服赤绛衣
9 o* c9 o/ W0 V$ |% B; I  时我见沙门  兴发起恶意
: |0 z& e  b9 f4 Y) ~  憎恶其形像  嗔恚不欢喜
1 J- F& i9 T1 V* U% |  为何下须发  颜姿黑丑陋 . y( D: H8 z- ]7 K- ^
  痈疽疥身体  羸疲身意俱
& E2 |8 \* T: [: e# d- y( ?; `2 `  用是所造罪  口说恶语故
7 R% s/ |( Z# `, Z  }% g  于彼寿终后  便堕地狱中
3 Z* C3 L) G8 j4 d6 a  从狱得脱出  容色黑丑恶 " B" @) p' D. N3 T. ]6 T$ D
  痈疽疥身体  羸疲身意俱 0 S# z3 A) `. R- Q3 q* J& t
  捉瓦器乞丐  着弃死人衣
$ ?) g- ]/ j+ O: e+ d: n  衣弊服粗秽  所住无安处
7 l! Z3 P, V  u) i5 v9 a8 y% v  所欲往至诣  乞欲系糊口 . j% |3 @7 u0 e
  执杖见驱叱  为人所嫉辱 ( h  d9 E* w$ ]# \+ m9 _; ^% J
  如是五百世  在在所生处 3 {) @" `3 a8 I2 @
  穷困常饥馁  勤苦而饿死
. N6 n# j1 t6 g  时见等正觉  比丘僧围绕 & W" c( H% d5 d. T) B
  与大众会俱  讲说甘露句
+ f- o' X, g2 T1 _  适见大众会  即疾奔走趣 * T: F( c6 K( w
  意欲于彼中  希望饮食具
& r, z; A3 K; a0 C* M% O  到见大众会  皆坐欲听法
2 n( L6 c- m5 y* V  s; p  不获副本愿  未有饩施者
& G/ A+ t. o! v! J/ @  时彼大慈哀  如来告之言
, }1 H/ b* V1 r5 ?- K  仁者善来此  便来坐此座
/ L1 q  W3 {3 ~0 z6 T( A+ p3 i  我应时喜踊  则一心叉手 & `; R+ ]" a& }3 ^3 x. P
  稽首世尊足  却在一面坐
9 s* u. ]# J9 s& ]2 x  于是尊大哀  瞿昙极慈悲
4 ^* b4 p0 D4 w  次第分别说  为我讲四谛
# I  B+ d& m  i8 N' ?. i9 l" {  能仁除须发  因是见道迹 + M' z# i/ ^' g+ g
  佛令作寂志  于彼得神通 0 p5 U( _. V' t& O/ C* e4 O. d
  用是故号字  名曰为茶竭 : U( E! u5 d3 m& {5 D" b/ n5 h  G% F5 j
  缘此佛说我  正受为第一
  s. d/ F6 A* b  o* G+ \  佛勇猛大尊  世雄为最胜 3 Z) k% T" C+ P. y7 Y2 x! t! M
  神通无极哀  度脱我众苦 : c$ |3 P, f0 \
  善来尊如是  在于众僧中 5 L9 t# g: h% |5 ?, p8 |2 u' ^
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 7 i# P& {7 a4 ?5 g
难陀品第十(欣乐十二偈) # P2 K$ t! H+ n$ {5 E5 V) k' x; Z4 G
  王舍国城东  曾为富尊者 # B6 i) ^7 r7 @% _
  时世谷饥贵  有道士游彼
8 G3 d+ }0 m. X( Z* `) d) Y$ f  时我坐独食  有好道士来 + G3 H* H0 i$ [2 T6 ?; F/ x" p
  坏破缘一觉  自在得无漏 ( K- i) Q, r" b& V
  兴起贪嫉意  其心志于恶 % b. A$ b( d8 x$ G- n
  今此比丘来  焉得同太岁
3 ~# M( E! x9 ?5 x: |' ^  于是念饮食  杂糅以马通 6 w/ u2 S$ z+ I, D- P  f" z  {4 g
  道人食之已  应时即命过 2 S# D" V; H6 j9 z* w+ T
  我身寿终已  堕地狱甚久 0 m7 Q, w4 V: \4 G' k3 x
  合会及叫唤  世世见脯煮 ' I/ q7 X* b$ a9 f" @9 T
  从地狱得出  便还得人身 9 J% ~/ f: e, O1 c4 ~* j) n0 |" t
  身常多疾病  懊恼而命尽 & h; L/ _5 Z% I, M
  如是五百世  在在所生处
4 e+ }. f0 [0 a+ j( j# l5 d  抱病常穷厄  懊恼乃命过
3 y( _9 d/ r: G$ D  于是最后世  已得生人中
% R: C% K. H0 `* P  还见等正觉  导师无有上 5 w) Z( p  t- q6 [  Q
  出家为沙门  受释师子法
2 k+ u( a' S3 u: G$ @8 ?  已得罗汉道  清凉取灭度
3 p6 E) A3 ^" O4 e  吾于是仁者  神足无有漏 # g& q8 I0 d/ k) u$ c3 h
  身体多疾病  所在不安隐 , u6 {) ^+ H; v: U. t* W
  于是悉识念  我本所作行 ' m9 B2 k1 K& b# v, u" }. }$ h; Y
  皆获其果实  罪福不可离
* l& l# b% _" Y0 D  如是难陀尊  在比丘众中 0 A6 |; d" A4 [% {" Y4 f
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
+ l# g$ p7 l; ?9 U& V夜耶品第十一(名闻二十六偈)
( C1 L/ D( Q9 \' p2 n+ F2 L7 K2 d. V  昔有一道人  入聚落乞丐
) f- G; T* y0 \# c& R0 v  见死亡女人  青膖甚臭恶
$ f8 z& [2 l8 u' L( Q  结跏趺而坐  观视无常变 9 T- E" Q# t" `+ c, Z
  省察败不净  一志学定心 - t: W; j( c( t* F
  便于彼坐上  有微细音响 8 F1 ^: L* C$ x" F& C5 b
  闻声用恐怖  则从一心起
' i4 i* _# }8 J* I$ u  见死腹溃坏  恶露而不净 - j. d6 l( p% a: N9 T; r) G# v$ F
  众孔自流出  臭处难可当 $ f: I1 ]8 r3 B1 c
  肠胃五脏见  心肝皆散绝
" Z! Y( n+ E% i, b( u$ v6 N: S9 _  若干无数虫  观已还静心 9 B+ e/ f1 j) j4 k6 c2 z/ g
  察于外死身  内省自己躯 ' n6 W: S7 x, s5 `
  彼尔我如是  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7-11 13:31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计本皆虚无
( j! D3 D/ |9 E" y  自从三昧起  修行不懈怠
/ |5 j; D) ^+ z+ r- K  亦不出分卫  亦不思饮食 4 F. u6 @+ ]" Z' j; j# s
  设我入聚落  而行求饮食 6 H% ^8 k& [# x4 e( x
  虽见端正色  当作恶露观
, F4 W7 r+ o4 t3 m" }. A  瞻彼诸形色  如死人无异
! B, }* i7 W, c4 g, a5 R4 c9 }  察众坏败本  一切无所乐
9 Q* o1 L) l& t& |  我思行如是  而得离爱欲 4 W) n: N7 {( X- [- o
  奉遵四梵行  深惟不轻戏
0 F+ A% W5 m* d8 E% B9 |  于彼寿终后  便得升梵天
% w) w+ k# V) A) X0 A' @2 [  于梵寿命尽  下生波罗奈 - B+ e. `- r4 ]
  为势贵长者  生其家作子
2 r* w. S% Y8 E9 v  R2 Z  为众所见敬  正受度无极 6 u3 z5 }: f) r0 ]; v4 A/ L" p: ^
  昼日常修行  于夜不睡眠 % I1 k; H* r  Q' j+ ^
  见女人众多  等观如腐积
( ^: Q+ r$ n3 K  枕鼓卧眠者  执箜篌伎人
( w1 i# G1 H3 R/ V+ x3 V  伎乐器散地  梦想为[穴/(爿*臬)]语 2 _9 e/ z' L: C* \1 y) [+ A
  于彼退思念  宿本功德行
% G/ u) u- [/ x  f& c' |5 k  想识不净处  前世所更历
! p3 q. k0 L7 s; Y' H. _6 h. ?  适观睹此已  志求无欲意
' e4 s7 k) |" Y0 X+ w& G  我时逼迫是  仁者我舍去
0 ^: R" w1 P( N. E3 y' n  即从床上起  下殿避之逝
. G7 ~* |7 p- p8 e- t  诸天愍念我  其门自然开 / }0 j/ q" _; `. H3 _3 o
  时出于国城  往诣流水侧 # N& g/ h3 U/ ~7 \
  遥视见彼岸  见沙门寂根 1 ~. @8 i# o' ]( O( p9 J
  又见大寂志  举声而大叫 $ M3 e( }8 b$ {
  告之我穷厄  神通我舍欲
2 O/ C- m$ c9 O4 X- w* H  世尊深软音  用我辛苦言
7 l9 f/ B9 Q% w: Z9 @" H  童子来莫惧  于此无穷厄 ! K3 f: M% s& `: E& A
  心舍众苦恼  转度于彼岸 0 W! U+ r0 [# Y# f
  往诣大哀所  世尊无比人
- ]  a& D6 g3 D$ G0 e- o% @  绝妙无等伦  譬如饥渴者 9 B" u* @' A, q. F2 z
  倒解识其义  即解识其义
5 U4 D8 |5 B- A5 _3 f; |$ h+ c  于彼见道谛  从佛求舍家
: N8 M9 A$ x7 X& w1 W3 Q# ^  瞿昙大慈哀  听我作沙门
1 b8 v- S, j6 {, r; f1 r  应时一夜中  天时将向晓
/ I9 E0 S6 U3 l: M; a, C- \+ M  一切诸漏尽  清凉得灭度 ( h/ X: ]. }$ M# d$ U; @
  是我前世时  所更作善行
6 R$ T# d4 j. E* u# f7 B  是我最后世  逮得甘露迹   e- Q" Z! l# F. G+ B7 z  T! j
  如是贤夜邪  尊者子神通
" Q8 o8 u$ c+ \. q" c4 D; t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
% c' H4 l0 b( A9 g尸利罗品第十二(二十偈) $ q, Q2 a' L, S# E* |' _
  昔波罗奈城  迦叶佛泥洹
5 \# @9 ?9 {4 q, e1 O. B8 k  机惟王起塔  七宝造甚大
. ^- e; C0 X3 O0 f" a- `  尔时王所作  有最大太子 ) E: O/ e4 L) g5 V4 O& X$ v4 _
  我时为佛尊  第一建刹柱
$ J1 n: w7 z4 H2 j  以是功德故  世世所生处 ; z4 V+ ?1 C! [, r; E
  在天上人间  其福自然见
; G7 R3 Q+ m: J# J' T3 ?  H  在在所生处  于国甚殷富 ) U6 I9 @8 j( J1 u' c) q
  财数不可计  常喜大布施 ; d$ P. k) L7 G1 l) \& s8 f
  我于五百世  惠施无所惜 . ?; ?* r6 A8 X3 {
  给赡众庶人  寂志及梵志 ( U% t/ |! d2 Y' Z! H' y" O
  缘一觉之行  离爱欲无漏
) e$ C" X1 R, ]5 D' U' O4 j  清净欢喜心  供养五百众
: J% K5 [1 g; O4 E( q  由是功德故  在此最后世
7 s; l6 |9 w: g2 h- B2 o  生势贵释种  应时口说言
0 A9 ]5 D3 B& X  |' f2 G  ^  家中宁有宝  钱财及于物 ' t! N7 F. y: o" L* A- w* e( \4 P
  我当以施与  救足诸贫穷   H( ^" c' u1 w1 U# b* [
  我与无厌惫  救济众下劣
5 y6 m( L+ P7 ]' d1 K! h1 t' N  孚善见答报  岂能有所惠
- I& _" U" L, e; e* Y6 M  家中闻吾言  愁忧用惶懅 ' K; v$ `8 t; j. r
  驰散赴八方  乳母悉避去
$ t% q! G4 z2 \, D4 `' `  母以恩爱故  便即告我言 ' M" f* C& ]+ R, N
  为天人鬼神  何以言大疾 8 ?! A% f" l; \/ \: N6 N
  我时即启曰  我是人非鬼   h0 \4 p  }; @- D0 p
  追识宿命施  好欲见惠人
! Q- E4 [' j! W$ b+ P' ?  时母闻其言  踊跃无所畏
3 }' c+ @% F0 w; H- s! M  然许劝助之  恣意所布施
7 \! d& ^; I7 E' V  家中眷属多  母敕供养我
: e8 K% D, @0 g  为众所敬爱  见者莫不喜
; A3 Z+ Q8 T+ z" V4 R  我尔时适生  其家即兴炽
- H9 }$ [3 ?1 z  缘是诸寂志  名我尸利罗 2 r, n0 ]  h$ }5 _. m; L6 Y$ K# H# ^
  于彼便布施  给足诸贫陋
8 a( {  F- F( J& K9 @$ }$ U. i  得值等正觉  便舍家为道
( M6 ^" g3 G$ a( H& c; r* U! M  初生家兴炽  堕地能语言
. V+ [/ j2 ?! `4 S! P5 K* S" R  是故号尸利  其名自然流 + v" Z$ F; ]2 S" ]7 d+ L* U% x: X
  生家无所贪  亦不用恐惧 0 ]1 O$ @) j1 ^  c
  缘信出家学  神通一切具 ) Y+ `6 X) E: C2 e, f
  为国主所钦  大臣众人民   R$ G, U0 a7 a) d
  多获衣食供  床卧诸所安 ! \  k+ e4 i  g+ p! t) C0 w
  如是尸利罗  在比丘僧中
. P' b4 b4 w8 L& X* Z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 ( T8 F8 B% _( w% c
薄拘卢品第十三(卖姓十二偈) $ [; w0 }- @1 \8 [& C" D8 [! U
  我昔曾卖药  于槃昙摩国
* \+ k; e4 ^/ }, I! q' K1 V  在惟卫佛世  敬诸比丘僧
* T2 v8 N1 w9 j6 D" P: p  时有病瘦者  行药疗其疾
5 i* L1 Y0 D% o% I& P' p* d1 k. `  供给诸根药  以惠诸比丘
9 B5 L4 X, B- {6 b4 o% ], [& S  一岁诸众僧  令无所乏少
* f0 I+ _/ N4 d& {9 j; A  时施诸沙门  与一呵梨勒
9 v' e" o/ @2 E  于九十一劫  未曾归恶道 # j7 J/ s4 Z. S8 d5 i
  在天上人间  其福自然见 1 }2 \! d9 f) ^# l+ N7 }
  所作德少耳  受福不可量 4 }* r- T; Q! N6 [- p. O6 k
  施一呵梨勒  长久生善处
2 ~6 M" N" B0 r  其余所有福  今还得人身
5 a$ n) Y  f7 ^. ]5 B3 B  值见平等觉  导师无有一 # H/ P: U* H7 M& c" R" }" j; _: b9 ]
  未曾自识念  郡县受施处
( K: H& Z/ V- y* w( E8 c- \. e  唯仁我二夜  证通三达智
: }1 C; i: q& n; i4 X5 H9 g7 q, `  常衣粗恶服  五纳之震越
  H6 b* E2 @! z+ S$ q, T  弃家行学道  愿乐在闲居   X+ q. W$ o" e" e& |" P, U' [  [& i# e
  其年百六十  于此无垢浊
6 l. d3 W- h6 n- ^( f  未曾有疾病  所生处常安 " T4 J" ?9 d$ Y" O' \7 [
  佛普见说法  少欲无睡眠
7 y5 l8 N2 Y3 R  a, h& h  观布施药者  其福广如是 9 @9 _9 T$ Q% s
  今我悉识念  本殖少功德
7 ?+ s) o, Z# a% k& _- k! ]  悉获其果实  可意而安隐 1 K$ o0 d  Q/ H
  时贤薄拘卢  在众比丘僧
9 ?+ @" r$ Z' C: J  a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 6 g: z/ {' x) ?4 O1 R. q
摩呵[酉*且]品第十四(大长十二偈)
3 W, i6 r" O" n  昔作韦皮师  本生亦安隐
( b0 p% H8 E  G3 T  时国大谷贵  柔皮以为韦 3 z- F! Q8 M' o* |
  时得好殷皮  煮熟令大美
1 @9 e; ?5 _0 c9 B2 [5 w  时有沙门来  乞丐欲求食
/ O8 Q: o( S5 i. _- n. J* Y  见之即欢喜  则分用布施
8 F  c* l  I% w  u  其寂志食已  寻飞在虚空
" _- w! V- S# p$ N- v4 o  见道人踊跃  应时叉手向
, D4 r6 i$ j9 i  恭敬普所在  所游辄追随
0 h- u) _4 @' w) V3 Q  欣喜广大心  便自发愿言
6 z' T' M( ~5 M4 R  令我逮如是  常与尊者俱 * {( y$ S$ G: l
  如此道人法  所逮得法身 ! B, M0 {' h) H
  令我身如是  疾成正愿义 - r( b3 c. o. A( P( a6 J
  所施无形色  其气亦秽恶 ' Z- ?; n! l0 B, |8 M
  无香亦无味  我所施如是 5 w. a. O; ]" c& |8 c( H$ b9 y1 \" X
  所作德少耳  获福安无极 : g$ B9 p# C- C  Y
  在天上人间  其福自然见
5 v; T: Y/ ]  E* o  于是最后世  还得于人身 * A1 O& P  J+ Z" q
  值见等正觉  道师无有上
1 G- n+ c3 X7 u) U0 ~& i- B  我本所求愿  见世尊上人 + p' g- e2 E# H
  于是悉如意  清凉得灭度
4 L& ?4 b2 f% b$ Q9 G9 M  于是悉识知  本所作功德 8 @" F; f+ ?7 S& W% n
  悉获其果实  可意欢喜受
: J: [; J/ e- I6 j% I# p  如是彼大尊  名[酉*且]罗大通 - `7 X% N0 z+ @3 |7 |+ ~
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
# o/ ]& |! ?  U9 i优为迦叶品第十五(九偈) 3 e9 L! o7 `7 h9 {5 F
  导师有二人  同类悉兄弟
* Z8 I2 p# u7 t/ u: A% i  见迦叶佛塔  唐突崩坏落 1 _, H5 |( ^7 z# h4 h
  合集众贾人  更补治起塔
  U' H! r7 E0 m- q7 {; ?3 p3 x4 O  时兄弟二人  俱扶竖刹柱 * @2 f) e0 f8 Q, `( c
  缘是功德本  生天上甚久
5 d2 m1 K; T. A) ^# o( K# f  来还生人间  在于势族种
2 k/ N; T8 ?/ M- h) g' e0 {  未见等正觉  舍家学异道 : f. @6 \- |) q
  在泥莲水边  久习编发志 . |: ~( h1 R+ A
  世尊无等伦  愍念哀我等 3 l4 |, `: F9 p  W
  在于恒水侧  感动见变化
7 {  P! \0 L- L$ R, Z" b  我等见变化  从佛求下发 3 @: E, W% y8 Y1 W/ L5 P6 M
  大尊念愍伤  听我等出家
1 P, K' C' v( m  供养佛塔寺  前稽首作礼
8 f& f2 G$ B! J8 E* x  用是众庶等  清凉而灭度
2 J& Z' i7 y+ q8 L. T* }$ p# W  优为迦叶尊  及江河迦叶
3 I& q6 X% A( Y" p8 n8 c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 6 h6 P1 T3 g" E# L
迦耶品第十六(捉取十五偈) $ \7 d" z* C5 U2 K6 K: j5 M8 e4 `
  昔为卖香者  既获香卖之
4 W5 ?9 m# \. o" `1 N  有一童女人  来到香肆上 * b& X9 ~: ~" g" M
  容貌端正好  见彼趣我所
: B9 b, ]: f' \  Z  适捉与调戏  欲意察着之 , i% I: ^& |* J  N( ~, @
  身亦不犯触  亦不与合会
- H, w; J' s; d( B0 ]! s  唯但执其臂  为娆他女人 ! Z. o% T) R. ]! m% l
  用是过恶故  寿终堕地狱 . u' a7 D: m6 D' G
  来还得人身  右臂自然枯 + F3 y$ @. X7 k% H6 j
  如是五百世  所生处皆然
! ^0 m+ J7 M  p7 ^2 y: T  右臂常枯槁  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7-11 13:32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苦痛甚不便 * J" q! \* K) n7 ]! l
  仁者识念是  作罪薄少耳
& B/ S9 P1 o- ~' `: i  获殃甚众多  善恶不可离 - O, m* n) Y/ d, c& M/ x
  值见等正觉  舍家为沙门   H* U4 n: i$ C* f7 t6 w
  已得阿罗汉  清凉入灭度
; V  j" r, `$ u0 P" X  仁者吾于是  有神足自在
; E( h) D, w' Y' L( c% y1 K% s  于今一右臂  不如左臂便 0 ~7 [- J& Y4 r/ ~$ j( `9 f1 x4 c
  假使有男子  喜犯他人者
; e3 _' z. a5 g( P/ h  寿终堕地狱  苦痛甚酷毒
8 q  f$ Z4 y+ t5 X: H  k+ L  不当外犯色  如捐弃盛火
6 t# h" X! P4 a7 f; f1 L  智者觉了人  已每知止足
5 `: V. p4 b4 m  设见他妇女  当作不净观
+ r+ Q$ s5 z* i. U" {. z. D( K  我更泥犁中  受苦不可计 : \7 a5 r+ D! r
  我犯是罪时  自谓不足言
3 n  ~2 r! G7 I( l8 t1 _+ T  悉获是果实  罪福不可离
2 x: g; |9 C! [6 M- l  值见等正觉  导师无有上 8 V- Q' W2 G! e
  已得无所著  清凉得灭度
! [: _; R6 ?( z# d! p: t' w/ P; v  是为最后生  逮得甘露句 ( e) L" X6 ^% J+ u4 a* N
  已解一切苦  清凉得灭度
- s+ P3 ?- K  \  迦耶尊如是  在比丘僧中
' }5 B. V1 \- L) G2 U% V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 3 I: |" l2 e) r' o
树提衢品第十七(三十偈) 0 C3 C% U! Z7 k5 Z) w
  惟卫佛世尊  槃头摩国城
6 j: C4 [. h( L$ C2 o  时有富长者  名阿能干那
. I* K# D* [7 M/ T, ?$ r7 s8 q  时佛之眷属  六十二百千 # T% `0 X9 v) E3 {9 _  u  v! E& w
  请惟卫佛尊  及众供三月
5 ]/ b- B2 e& ]' v  我主槃头摩  我供人中尊
1 r& [+ {: `) m  }  饭食日珍异  供养佛弟子
) B" f! Y; n- `, I; |2 B  g  饭食佛如是  在槃头摩国
- T7 \+ W# `, o6 F" {  彼时最后施  槃头王欲兴
9 @0 v. H( O& [- ?0 S5 W( r  供养好饭食  衣被及床卧 & M& ]+ W, \* Y% t& u
  作微妙祠坛  是王之所起
" T3 e' }: Z  n) W# ]' R, G5 L  奉上诸所安  床座众百千
* j0 t& F; v, a! ~  于一一比丘  惠施令可意 . }! j  I- Q9 B: _/ V' A
  彼国王最后  所供养如是 ! X& N, h( e0 x) U6 r
  奉事无极雄  神通尊导师 & E0 `2 q$ U9 T- e+ {
  我时见彼供  床卧诸所安
! u$ o  k2 W* F5 y  W' c  `  衣被饮食施  床座悉具足
( i- n( P. D* l: I" d  时诸天中尊  帝释来诣我
+ h) \0 c. `$ u0 u% w5 k  彼天帝谓我  我当为汝伴 " _5 w" Z1 ]5 P# K
  即时化祠坛  可意严如天
& R: X# t8 s# ^! C! m8 i0 E, E  施设天上座  供以天饮食 9 J/ U) \( S) j" Q; B
  彼时佛世尊  惟卫无等人
( `' z0 `/ o! r8 @* Y3 {3 O! }9 x* Z& i  请供满一月  尊人及弟子   R: K4 n' W' K6 D
  我以天饮食  供养于导师 ( P: K4 u+ N  e$ K. R; `+ L$ w+ l
  奉以天衣被  大人并弟子 * n# ~& C) N9 y6 }; \: L3 B$ z
  用是功德故  受恩不可量
4 N# k+ d, K1 _/ c+ g  从九十一劫  未曾归恶道 9 S; O, D1 K% X0 y
  所作福照见  天上及世间
" l7 q4 J' o7 M; T, z5 o; w2 w0 _) k  我奉侍大圣  惟卫无极尊
( G: V, C2 @/ d, ]/ j8 y: [  于今最后世  生罗阅只城
0 e! y6 w4 u/ J* Q% D4 Y( Z* r% x  蓱沙王之宫  富家无量宝
9 N- G) E# w& z9 M  为蓱沙国王  一切所爱敬 6 R, L" p8 Y7 z: Q$ i5 m& Y4 _5 F2 g  O
  众人见供奉  诸臣及人民
1 d2 c( s- b+ B. L6 [# E9 L  我在天伎乐  于是世自恣
$ X* q8 L. ]6 X0 b3 l0 Z. h  生世得人身  天伎乐自娱 * ^% G$ N8 a* J2 X1 L7 V
  于是佛大智  导师无有上 * J! _: E- k: P5 T% S0 q/ n3 g
  来诣罗阅只  导师加愍伤 4 u' C8 _- r2 K5 H+ \5 C; u
  我闻大智慧  佛诣王舍城
( [9 h$ I  z9 z  心欢喜踊跃  往诣仁世尊 8 C7 e  p, e7 K% l! D
  遥见世光[火*僉]  光明出普照 2 D4 q; N- h2 I( K
  即从车乘下  步行往诣佛 / Z' C0 e8 R$ m, R# ^0 S
  欣然我前行  稽首最胜足
2 s" R( t: d6 p% Y6 g: B  礼如来毕竟  却在一面坐 2 z! T! k! K0 N2 t( X9 o
  我久思正雄  今乃见大人
8 x2 Q, t3 n% Q" r# ^  导师人中明  降伏魔罗网
5 [1 _4 E3 O( r% f  世尊无有上  应时愍伤我 ( R2 W( R: x$ |" J6 y$ \/ q4 g
  解说四谛事  如应为讲本
; E2 K# M, v6 z9 R/ j5 Z  彼曰无极哀  世尊说如是
" z4 Q7 G) t( E( m  大通欲出家  愿得受大戒 4 B, S8 [4 b4 h+ o1 o: ~
  即时大智慧  佛者无等伦 % Z" R( u, b  w, p# B) h% h
  说言比丘来  具足成沙门 + U% w$ E! U) D- ]
  以是无放逸  坚精进定意 2 F+ j& o+ V7 ?% ^. ?" J. p7 V0 \
  遭遇甘露处  无为兴无动
0 ~/ w/ a; N: w% Q# W" J- M  D  逮见等正觉  导师无有上
0 o/ Z& h9 `0 Z1 Q( z3 f, `  以成阿罗汉  清凉而灭度
; U- A  g) k  ]4 K+ q/ n  唯仁我追念  身本所作恶   t, k% F; ~9 n% f5 q! O
  悉受是果实  可意乐安隐
* b: U) c3 b7 {7 Z2 B5 ^1 e  广行有周旋  离生老病死 * I9 m' J" c6 }6 U8 l0 P, [; @
  脱于一切恼  愁忧及啼哭
; @1 G, K! k5 x9 A  如是树提尊  在比丘僧中
) \& s7 x/ F7 d* L% E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 0 n2 k" {+ f: I/ q$ G$ O. v( @
赖吒和罗品第十八(二十五偈) , [' G+ T% l- J$ \8 H2 e. ^% M/ W
  有王修惟尼  其王有一子
6 i( |6 S7 T, ~: x" O. b. m# U  名赖吒拔檀  是王最小子 : t; s. `: u6 p/ f3 o
  迦叶佛吉祥  兴起大塔寺
* |4 V2 [7 k% ?8 Y  欲护父王意  为作刹柱头 6 _, C; N0 U9 j# S) G
  心欢喜踊跃  建立承露槃 6 s: S, B0 J; z$ Q* D' I  U! f
  愿我作沙门  等正觉共会
1 ?: T2 L/ {' ]  用是功德故  世世所生处
  P# Q' [, B. h0 d" B1 i8 g. E  于天上人间  其德自然见 ' I) t. n9 h/ f
  是为最后生  在投楼吒国 * z1 A% q* ~6 ~- X; Y
  生于尊者家  独有一女耳
0 x& _- R& L9 _+ |/ x5 p/ N  一切所爱敬  如是狗猎王 $ R) C7 [! i! ^
  是我亲里家  国土亦如是
: c  t/ O+ r+ ~, x* n& s. i  端正甚姝好  颜貌如敷踰 % W2 r# n+ z3 `3 Y! k8 P, t. P
  在人中娱乐  一切欲自恣
" D% L2 k) J4 |; H' `  可意敬世尊  来诣投楼吒
( P+ s3 [# \4 g: [+ u/ U3 H" \- V  我见心欢喜  便求作沙门 % [0 \* @( i1 ]- I
  本功德所致  化变难比伦
* E- x% E  y5 R1 c  慈哀愍伤我  口便发是言
9 [; o. u- r) ]  诸佛之正教  父母不乐者 - x" @- B' F. x( n+ y
  不得为沙门  族姓子自报
) W( ]* o/ @7 r) O. X2 ]  即时还归家  前白父母言
# _7 k. |. e! N7 Z& r  父母愿听我  出家为沙门
: [% I& z$ A. {% ~  父母闻我言  愁忧不可胜
4 S: ?# W8 G; S* N, N  子虽命时终  不欲相远离 . K$ L  X. A8 L% r7 L1 f( |4 l/ A
  我时不饮食  一心无所乐 ) M$ C1 p4 S% J" J) U8 F8 O  \
  志于清白法  欲求为沙门 / C4 [: m, h/ l% Q7 U! ?0 V9 k
  我时不饮食  萎卧于空地   `" q7 Y8 P* }& G$ r% A
  假令不听我  便当死于是
* E, [' C9 Q% Z8 r! K  六日不饮食  一心无所乐 : S- h3 z8 w- Y, \* }0 `
  志于清白法  欲求为沙门 + k% Z- t  |6 ^+ `, N( ^& X
  时亲厚知识  往谓父母言 , |0 f/ ^" ]4 \7 W
  善哉听之去  用死人身为 0 n0 \- ~3 g* K; S% d
  假令能乐者  为沙门续在
' v* F4 K: D9 r9 S2 J+ Q  命存可数见  死者当奈何
. W* p$ s, z2 Q* r9 M8 u  时父母知识  共出悲好音
& p/ `1 o' u, l" T6 _* s  设使作沙门  来见我当听
# z, i) A: z3 Q4 S, T/ k# h  时亲厚知识  便往谓之言
; n% L0 m( D; v) m6 @  父母已听汝  明者为沙门 $ m: x& u& f9 w$ F1 W( g! @
  父母共结约  假使为沙门
+ N2 ]! E" S. k  数来相见者  子听汝出家
% E" W$ E0 n- J/ M- w' O/ u' U  彼闻善哉言  自养有势力
5 d: w1 `0 G4 g1 i6 y# {  往诣世尊所  便前白佛言
7 D3 |9 q$ u6 J4 S: ?" N  唯然已听我  便受佛尊教 & Z3 b- N1 B& ]2 R6 C
  世尊下我发  令我作沙门
1 c& U3 \: w$ b/ M5 [  施承露槃故  受安甚众多 ) Y0 n: r; o% V0 x# }0 B1 d4 L
  于天上世间  功德自然见
, M8 p( H) W0 J2 W2 M  佛普见说我  乐闲居第一
+ c  i% ~" B) l! @9 g+ w  已得阿罗汉  清凉而灭度 6 S( V& j4 ?) x9 }
  是故当欢喜  悦心向大哀 ( }# q- w( a! G2 Z) A1 h2 C! S5 n8 x2 A
  当供养塔寺  得脱大恐惧
4 W. K/ t" @: ^) Z. w  赖吒和大尊  闲居五纳衣 ( X$ [+ T& B" b: R  Q6 j* R
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 3 D% m/ {. F! B4 h$ z
货提品第十九(二十七偈) - T4 ?( q% L1 l3 d8 r* s" H6 c' l
  曾在王舍城  为富大尊者
5 t/ {5 z7 F  x4 `$ ^6 G' }. H  有五百道士  住我家一年
) M, Z* O" ~2 P$ X# a/ c) L# B  五百诸长者  一切皆往诣
. v9 i3 H& Z" T  彼时诸道人  各就一家食 " |5 s" `4 h, o5 @
  譬如我等故  家中所炊食 3 z$ S- }" W) N+ F) y: j9 y7 t, d, h
  一一诸比丘  供养亦如是
( ?& J1 X4 t4 X, u) z4 S' l$ ^, r  听年长道士  彼分与长者 & O+ {4 Z0 h3 g0 v; ~' j; c. `& r
  无上尊道人  其心念如是
/ e+ z9 e( M7 a7 l( m! }6 X  饭食五百人  豆羹以灌上 7 f3 B) T8 Y3 W! u8 N# Y1 e/ j
  我所作供具  饲比丘如是
# R0 A' w. j  U8 G% [  如是连二日  布施彼比丘
* s! N! d+ J, ~# Y8 _  我时辄兴意  贪嫉恶心意 1 d  m4 V0 t1 q! ^7 v6 U1 |
  尚难饲我子  妇女及姊妹
7 }! n# c0 P. p- H0 M1 o0 v: K  兄弟诸亲属  是饭食供养
$ ?! n7 U+ G; y  何况此比丘  当供养三月 8 }) S$ e. h+ a& G; ]3 n
  供养五百人  大减损我家
$ h5 q2 Z6 s3 f! D9 ^  我欲令比丘  作方便令死
4 t( a* B9 ~( G2 f  假使命过者  不损用我物
5 R" e6 V# d0 f& n7 K  心自念恶已  马通糅饭中
9 u" _+ }5 B- }  持用饭食之  谓杀无所苦
1 x1 f. d3 ]  p  啖此饭食已  得病甚困厄 9 L: h& e# `, z9 r- ~' [( D- A
  结刮其肠胃  伤绝于五脏 ! c7 I+ `9 d* d  M, ]
  乐法得道人  则为已命过 7 r% N. S# C& Y" s
  诸天及鬼神  俱共发声言
: I; ]( L) B% O) |' d+ V' j' U  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7-11 13:33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是长者大恶  伤害杀道人
5 w) T8 f, U2 F, |  缘一觉之尊  清凉无所漏   u5 r' I' k# U7 I
  我闻知所语  思念苦恼愁 : @, ?  D) Y8 Q2 p% A$ T* f5 e
  我等罪无量  坐害善道人
9 A4 ?) c$ t6 R  亲属闻是言  悉共愁忧念 ( v* t% D6 ~0 ~" k  U
  皆会诸道人  对悔过自首 & D3 D& b- W6 D% N& k: N% t( _
  归命诸道人  悔过自首已
' I6 O4 D7 C6 D$ q( A4 o  请五百道人  供养以饭食 8 {5 Q, E" a8 K0 e+ D
  重悔过自首  归命众道人
6 i. d# _6 ^+ ~0 _! K  O1 Y# g  供养饭食已  心自发愿言
7 E1 W6 D: W, ~) q3 \- O* a7 O+ n/ Z  令我与是等  诸尊者合会
: d6 @6 A5 v6 r* z. R  如是等得度  我心脱如是
, c  u; A* Q' x  E6 J0 a% o4 Q  世世所生处  勿令在贫穷 " j/ e% T8 I- B2 v3 @
  莫令我兴起  贪嫉恶心意 . ~6 ^" E, b4 W
  害辟支佛已  犯是恶罪殃 0 g1 U% c7 D7 {) N3 _& Q3 _% [
  于彼寿终已  堕太山地狱
& M+ e+ `0 n; ~' J# l+ |  苦痛无数千  懊恼不可言
4 w1 O1 _& r* ?  ~) C* @8 N, G! `  来还得人身  短命速疾过 " v# I( V3 W; c; [! b
  所在得势富  众人所供养 # s: P0 n. g( ^( S5 W$ D
  肠胃每燋烂  然后乃命过
$ i& ?; t2 |, Y, h  ?4 H) w* D  弃捐家居去  沙门无所慕
# E' w( {# H* F/ T; V3 A* l  精进修佛教  断除一切欲
3 m0 o9 s7 a$ S9 f: m' v/ @# w  假令我舍身  向般泥洹时
' s$ Z+ g2 E# O/ u5 ^& c1 U4 b  诸肠胃五脏  各各崩坏烂
) A9 e+ n& ~4 q& x2 g4 J3 H4 Q; N, B  我所作过恶  恶意害比丘 , M0 s& y' @. n+ j# L9 ~) K
  所作余罪殃  最后当毕了
! X  z8 p( s3 c1 F) {1 @, v, O  我身所起恶  及所行善行 2 n% ~* t- O" I5 n
  悉还受果实  善恶俱前获
, W) p! k" L' y9 t4 V: @1 B  舍卫城里生  茶提大神足
" T/ I- g0 l4 p; q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 ! I% U/ z6 x( R' `3 c
禅承迦叶品第二十(十一偈)
) ]* Z( Q4 O5 ~% l. o  有诸比丘僧  终竟于七岁
& L, W6 _& ~+ X# [  时国谷米贵  饥饿大恐惧 * L0 s0 p5 i+ D" c. |7 Q
  我分得一人  摩竭妙道人
( z1 u' H. y9 I' h  缘一觉之尊  清凉无有漏
: D& I/ a3 k, w  彼时我兴发  起意之为恶
' Z! ~# r- o# x$ d  我当持何用  施饲是比丘 . r$ }" v/ }2 r# p
  时停置饭食  令生虫臭恶
* o! ]; _; w! \! V, f  往观诸作使  然后供养之
% G( f- z( I4 t5 r  以是所作罪  寿终堕地狱
: M) |+ V* Z3 h! X- ]" H" _  合会烧炙之  苦痛不可言
; G" p+ e& |! g' _7 g  从地狱得出  世世所生处 7 N$ D: {& m; g0 ]( J" ^" J6 U8 E
  作若干方便  求饭食难得
! f) C' u0 V; K3 A( v4 m% s) E+ K  是为最后世  来还生人间 , t9 {' D/ v, r0 X( o6 ^3 i+ Z
  逮见等正觉  无上之导师 $ c& q5 h; M( d$ B" R% c
  以信故出家  除害诸漏尽 ( F" X" e- }& S0 g. u
  已得无所著  清凉而灭度
/ B: z1 B% \# y/ `8 Z- K* {1 P  仁者吾于是  神足常自在 : J2 q& i' c4 W" v
  求食设方便  若干不能得
9 J2 w* P* E+ W/ f/ ~& y8 _  远行避道路  疲劳不可言
7 C( I0 g& O) k2 y0 T7 _  既乃得所侥  饭食诸供具
. E" N% ]9 T! y: o  承伽迦叶尊  大通名所作 5 m/ r7 p( ^* G: s
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
0 ~! g# z5 V0 [8 r8 r朱利般特品第二十一(八偈) 3 U' p, q) `: Y" z  P2 h
  昔我先世时  曾为养猪者 ( T4 X% |3 ^+ ~3 e! U# B
  在于江水傍  系[打-丁+絜]众猪口 2 x; _, O) G4 C; w
  欲济至江半  身独由得渡 8 p" Q( h$ `" w1 w* M
  猪不得喘息  中流皆溺死
  @- K6 Q2 C; F0 f9 S+ K% q  尔时我治生  亡遗无所依 + c, V% a* s1 h  N% e+ Q
  仙人来至彼  从顶有慈哀 & _0 P7 ?, e) d
  便劝教化我  剃除吾须发
$ k9 m) @4 B/ E5 v" a8 v  解喻诲善律  行无相三昧
) g7 B! u& i0 ]3 y9 Q8 e  于彼寿终后  便得生天上 6 x! z* H, F7 J; d
  天寿复竟尽  即还为道人 : q6 S* {& I  J9 C5 c
  逮见等正觉  舍家为寂志
' ~/ u" i8 a: i$ Y  所在意曚暝  受经寻辄忘
4 `( G( F5 _/ A% T  我讽学一偈  三月乃谙知
3 `9 w! Y: K. w6 E% K* C! D# d  习读诵四句  断绝诸爱欲
7 c/ H: j0 p6 o+ y1 e% y. ]7 }  世尊时问之  朱利般特说
4 X+ V5 n- k% F2 Z2 ^& E  从来善恶事  于阿耨达池 1 k8 L2 A0 ?. ^
醍醐施品第二十二(二十七偈)
( t3 t# z! I/ m" g  迦叶佛灭度  我为后弟子
% V  j; g8 J  j, I% q, b$ D  博闻知三世  常秘惜经法   O# U0 j( o( M) f: d- t
  不为比丘说  不肯示与人
* S3 d) j, e$ c* ?  傥余乞本知  便当与我等
4 E7 ]3 P, ?& f' F5 q8 m  设有比丘来  至我所问事 * D' t( C- F& q& Y
  吾则欺诈之  不解意结恨
8 l5 ^( C8 ]2 L/ i  众道人恚还  忧恚骂詈言 * o& Q8 W1 \1 f- V6 |$ w/ y1 D4 N
  何嫉不说法  仁者岂为往
7 s8 H. V# M0 f. o) c! ^$ U  临欲寿终时  心即自悔责
) `4 o% S5 O2 z  未曾讲论法  是为大不善 + p0 D$ k9 W. S" y
  自知寿向尽  余过有七日 9 a& e0 t0 q) z" V- h- ~* O
  聚会众僧类  应时为说法
; K, M) f+ R: @7 B4 d$ G  昼夜讲诸要  蠲除贪嫉妒
2 M; d/ E" Y4 Z2 E* C$ I  说法未竟毕  于彼便命过
, l4 V$ @; O9 L/ z3 q  V! e- J* [% C  如我所分别  闻者极妙快
. w$ ], E( e( ?( ~) i  受教思惟义  展转相劝化 3 z8 o- Z  H& Q
  所说法鲜少  聚会人七日
4 B2 F9 h7 q# t& q6 e  用是得生天  天伎以自娱 # N0 I* W- Y! j1 A  e
  天上寿终下  来还受人身
/ i  _" d1 R# ^" T0 ?  在迦惟罗卫  生释国王家
: R5 J0 N) J. g% J5 A  端正见者敬  为众所爱乐 ) `$ g( ^5 N( V$ ^) ~" F$ V
  大财无极宝  普以度无极
6 N3 U7 Y3 g, d  见诸族姓子  来者皆弃家 4 l. ^% Q/ `1 n& K8 p; R) h  Y; \1 ~
  我羡为寂志  捐家爱欲财
2 X* c! d5 y" X. s  世尊无等人  慈念愍哀我 / \3 U% n  [3 V( {' k9 s; C/ a8 s9 i
  屡数率励我  劝导令出家 : p% Q. f8 Y9 ~  I+ `' Q
  吾便敬遵佛  无上之喜教
  G: \# e# f% U: }; U  唯仁者我身  七年行布施 & b( U% K6 X& _8 b" H
  于是惠与已  终竟于七岁
3 X7 W3 ]3 w( Z  I9 O  {1 m7 m& h9 u! }  然后作寂志  受胜智慧诲
- d1 O) N- D$ H; Q4 O0 e7 k  七年为长久  人命为甚短 2 A! W& i$ x# Y9 a0 B
  今日便布施  谁能保身命
' U) F7 ^7 e, Q3 B3 C  用尊是往故  即时作寂志 7 a; D* O2 w! c; Q+ |/ N
  唯仁我七日  出家除须发 5 j- p0 n9 I4 A; ^3 t/ S9 _, Y5 l
  信故为沙门  修行佛法身 + @4 |! S3 }& J; R; `
  二十五岁中  寂定心如水 & n4 H1 o  A7 E; \+ l5 n! q
  于是弊恶道  起念着家事
/ O& _3 D* `. f6 s* Z  奉行捐损业  亦不用甘露 + r0 d4 ^" Y9 }
  于彼甚惭愧  发求无极利 5 i+ p7 `9 z- X. [0 R9 m
  毁辱于亲属  悉当见仇憎 + l. q" |0 l6 Y; G% S
  作是为不可  亦不所侥恨
1 h" I) E% L; V+ C& u  已出志守寂  岂复返怀居
! u5 a; l& T* L' E3 l  兴家种姓意  财利之所欲
3 \5 W5 r: y$ h6 {0 I/ w  当能断斯着  终不舍离戒
- t2 p9 R8 P% ?1 e4 T8 L# s$ ~  宁令我身没  其寿所憎恶 8 N# L; H  }6 h6 O5 @& T
  我当捉大刀  安用此命为 , o/ j4 Z5 J% ^: m  [" l
  便执利刀剑  除割所因缘 1 E( o  @' M5 ~$ T
  刈截垢浊已  然后心解脱
7 p+ l% v- \5 n( b* m  一心便解度  稍数令人寂
' W' K9 A5 G. g' a, G6 P  我于慈果实  速值法光明
1 _2 ]+ i# R$ B8 V3 F$ V; j$ N  我寿向终时  讲说尊妙法
7 o$ J) I) m% a; Y. ^6 ?  S  缘是所可行  定意度无极
6 B2 j& a( Q7 r" D8 n  释子大神足  弱根萨波达 ) a) a* R. I! a- C& ^
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
( }" |; a# G) R9 c3 |1 G7 C阿那律品第二十三(无猎九偈)
# j0 X* N- B$ M8 U9 f/ c2 I  昔我曾不食  彼世时施与 : z, f8 s$ t4 W, \' m0 G
  遭遇见沙门  大通和莅吒
# L6 q, ~! {8 ]) u# v  以故生释种  号曰阿那律   m, I8 @( i( E3 ]% R% K- k' U: `- V
  功德自娱乐  俳伎之所娱 6 n* @1 ~+ g; e, u& k) P4 B% C
  时见等正觉  即喜慕世尊
: W/ G6 A" H( {- v. U* I  睹之心踊跃  舍家为寂志 + f4 |  U' I0 p% d, \2 a  l% c
  宿世行精进  方便常坚强 " \3 Z8 G& ^  i
  已脱三达智  具足如佛教
+ a3 p0 O3 v/ Y" D  自识本宿命  造行所更历 $ ?( o8 B9 T( A; S) }$ @
  于忉利天上  积七世在彼
0 m% h+ P. c2 i. a0 m7 F4 \3 o' X  七返还人间  人间转势尊 ( b# k* r( l  Y
  富贵君子家  金珠宝自然
4 n3 k! t  Q5 ^2 r0 e# _. d, W  于是七彼七  生死凡十四
, r! G3 ]) G# z4 T  本悉识知之  前世之所行
' c( g* ]. I6 P% @' ~$ }" ^  如是所与果  曾无悭嫉意 ( i. X0 @+ h" m; C) y2 @
  世世所生处  常求不生死
, [% p( W! Q/ ~2 D2 t  时尊阿那律  处于众僧中
" k' t6 [' j7 p1 F: L! z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
3 t. V! w3 i( L5 @0 J# |/ X弥迦弗品第二十四(鹿子十四偈)
+ q  }7 O8 P( b0 C+ l6 Z3 A* B  昔我逐勇狗  往诣药肆上 ! \0 C! n+ U* F+ N7 }
  缘一觉之尊  身体得不豫 0 M4 M/ a3 r0 `4 V/ A
  给之以医药  瞻养至七日 ! ]4 f1 T7 [+ m  I, ^3 |$ i- o" e
  尊人过七日  便飞升虚空
3 ]0 p- @4 m* b3 F. n4 E  我时见告语  家之仆童客 . L% ~- d! I! h6 p
  众祐已来臻  如是出家学 # V. M6 ^9 K3 j( j/ J4 {, \. h
  我闻仆所说  辟支佛飞行 + i# o; b1 V# c1 Y; m; f
  其志踊跃喜  一意叉手向 0 Y2 A, A1 n! @5 k3 e
  缘是喜悦意  布施医药故
$ ~/ e" d2 L  V+ z8 u7 g  在天上人间  功德自然见 $ A* p8 F) B7 d3 J7 Z8 M  u3 T. A
  于今最后世  复还得人身 ( m0 m" ]5 l' b
  值见等正觉  导师无有上 ) K$ N3 ?3 m7 p2 R1 i
  于释师子所  出家为寂志
* C7 F: F- j* n) i  已得无所著  清凉而灭度 + Z5 Q; U1 ]: ?
  于昔吾于是 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7-11 13:34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 得供甚众多 3 K& _4 q  K0 ~. o$ a3 h7 ~: o
  衣被及饮食  床卧所安具
! z7 W7 G1 b, _5 x3 n! I  为其缝衣服  从施医药故
: _: C0 Z# J6 e5 D  四方给诸药  所安无所乏
5 K& u* r, L  h: s9 f8 j  天人往告语  蓱沙之国王
- _. p& X, ?; v6 I5 M  卿当以医药  施与弥迦弗
2 R: q. e! ?+ {  仁国当兴利  众药大炽盛
& N  Y* ~* c" F" D  遣耆域医王  擎药与鹿子
% S& z8 a3 ~8 i4 [  四面医药来  皆悉归趣我
+ L2 K- X  O7 k9 e/ r7 m: _) _  彼时王蓱沙  施遣大神通
# d8 K. ^( _1 H# h% O0 L  于是来授我  具足柔软堂 / ^- x2 v# p/ X* M( f3 R
  悉遍比丘僧  千二百五十 9 ?' C0 `0 {; Q9 n$ A$ r
  其鹿子比丘  六通大神足
! f* n# s4 R2 s. Q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 4 V& b, I9 o7 L0 t
罗云品第二十五(十偈) : k0 f2 n; N5 C5 |& U
  我昔曾为王  典主摩竭国
/ M; j' M/ T+ |/ n5 `  人民甚众多  决事以义理 : W' y1 u8 u* z
  尔时有仙人  饮他沟中水   `5 J( P' }0 b/ X; h5 d
  即来诣我所  前语我如是
4 @' l3 {% g; X! D) z  大王我为贼  乏饮不与水
) t$ F$ h1 N5 r6 A' x- b  便当谪罚我  如拷盗窃者 8 f2 L5 B( }) `
  我时即报言  仙人持法药 0 Y) p9 p+ ?3 R; l
  我恣听仁者  便去随其欲
1 A- x9 L) M* b  大王我狐疑  咎结不得除 4 S6 C6 V" @5 a5 n! A4 N+ d
  便当谪罚我  今乃消殃罪 4 J3 z, F% S- ]9 w7 T- d5 t2 M+ |
  即敕着后园  忘之至六日
# |# F/ D# I* Z$ s, n  过六日已后  亦不得饮食
! q4 Z4 ~2 b# z% G0 s  坐是因缘故  未曾有恶意
3 B# Z1 z+ `$ U* v: @8 }7 m  堕烧炙黑绳  更历六万岁 6 g( N7 F  Y( n5 A% s# f5 B
  毕是有余殃  于今最后生 7 k1 `: U. f0 ?1 N
  处在母腹中  六年乃得生 ) ^/ f; j, L# ]$ I+ x0 i' h# G
  未曾起乱意  身口不犯罪
. W# }- ]: _1 z, b  b4 c  乃值得果实  罪福不可离
0 k- g- x' K) k: @( ~% w# j  如是罗云尊  在于比丘僧 4 d2 K9 b2 i! n7 \% m3 B/ p
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 + s' t7 }* V+ y0 x9 a6 u9 \' }  R
难提品第二十六(十五偈)
) ^+ r# L/ \: K3 r# R  昔惟卫佛世  我施暖浴室 2 Y. U% H: D+ P& V+ s
  一洗比丘僧  便自发愿言 : E( t/ W9 I6 s" q, p
  令我与是等  尊众共集会 / b- u. y# n# K& Z
  世世得清凉  离欲无垢尘
% S" r0 G: p0 l9 w6 F" a4 A  端正常徐好  清净若妙花
3 n* ?: |# b6 r) A  于彼寿终后  便得生天上 * Z: n9 J/ e! g3 H& J& i8 ^9 M
  在天上人间  颜色好端正 8 i5 S5 W8 k* W1 q' w$ W
  世世所生处  所住大势尊
8 \- [# U# G5 S9 v: R8 }; q8 ~, f  于彼寿终后  来还生人间 3 M3 _+ H9 b  _8 ^5 U* s6 `) M
  诸天及人民  见我无厌足
4 k) x! H6 k2 d% y  见辟支佛塔  缮治泥整顿 ) s/ f; e9 A9 d; f0 _& ?
  圣饰令鲜白  于上悬幡盖 ; \  ]- m: ~$ ^% v
  我时自发愿  欲求得相好 " ]) n* c2 u( A2 V( e6 c
  金体紫磨色  端严无有比
0 a7 ?. B( _( i6 j8 @5 Q  因是所作福  生波罗奈国 & O1 z3 j% u2 L! b" X, S
  于脂惟尼生  作子无恚害 2 Y' Y2 t+ C1 I% Q
  见迦叶佛塔  其心为欢喜 3 e9 g* @) e0 a, g: m
  辄诣其寺中  竖立承露槃 * J) e, C( M, X& J. X3 H
  用是施塔故  及治圣饰塔
% ^: r. G/ J& @5 S' [  兴建刹柱槃  受福不可量
$ l; `$ }4 V! K3 n) @6 I  从彼有余福  于是最后世
1 }3 w! [' J0 J( E& q- Q- c  生释氏王家  便为佛之弟
" P$ M& b! z6 x4 Z9 J, p( X  我身自然有  大人之相好
: }8 }$ H5 _6 ^6 a* R  庄严成罗羼  平等布三十
9 ]7 T$ f% S& Y8 A& T! ?  佛普见说我  端正最第一
; L! P) a# p  |1 `; m+ y  已除尽诸漏  逮得甘露句 3 Y  b; A( t7 W
  难提父母子  于比丘僧中 + A6 V* P9 v0 e5 R
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
4 x9 t% h+ |1 O; ]颰提品第二十七(十九偈)
8 S1 |$ l' w/ ~$ S  昔世谷米贵  饥饿大恐惧
& q" _' H  }! A2 U7 n, {  比丘有五百  求食则施与 1 r( [& E$ d0 F& |
  一切诸长者  惠施众道术
& t! L, F! G! ]( x- q8 `  分卫得饭食  便持来授我 7 ^0 `' E* ~' k! x$ v4 B
  虽得粗细食  常分以与身
" z, v9 ]9 r' w7 U  亦不能知我  每随用我语 : n1 s3 \+ \1 Y% P: U+ g( w
  诸人民来趣  行求饭食具 ' H8 R/ ~: _# x6 s
  我尔时自力  从彼便出去 # M4 T, F8 @  b
  是时各驰走  孚远相求索 7 s( ^  [! l) \5 R, V
  尽力从后追  不能及逮我 % X( `; S! l: X, D/ \" [/ E
  即渡于流河  便却坐一面
1 \+ p: m7 ]7 ]% I7 {  周匝四向视  得静无来人 " z' b# ^( p3 A( v7 A. L: E6 p
  我今日独食  柔软美且香
! Y( c* \8 @) M# d0 Q8 K. n  饱满意盈足  终慕获安隐
" G9 \* Z* v  I  于是有比丘  则缘觉世尊   q0 N9 v4 W! c: s6 i9 B
  威神大巍巍  生死除无余
2 k" n/ r! n- u' I" x9 b  意虑常念言  穷贱甚苦剧
! Q' C9 \8 A3 Z5 A* y  本不修功德  是故令我贫 1 A' d3 b! b7 V6 ]
  即兴清净心  欢踊意念言
  g, G& E, u0 R% o, v0 A  当施与比丘  是本众祐者
1 m( ~! Q' U6 W6 J" Y  时世尊便受  则于彼饭食
9 d# X: k' s8 w* Q/ l  Y  用怜愍伤我  便飞在虚空 ) [7 a1 w7 S7 K! Y% o, B+ G# F
  我时即发愿  莫复令我贫 , i& e% z+ {2 w- d' h
  后生势富家  端正如妙华
# q8 U5 B- Q! Q  ?3 s; `  与如是等尊  世世共会遇
( Z' ~1 |) d2 d9 h: H1 Y  使我承此法  如仁者所得 1 |$ J# w. V7 p  r
  缘是所作德  受安长且久 : R) r: n$ `) I4 c) L) w0 S: ~# I
  于天上人间  所作德自见
* O. ^6 A6 ^' U! p) `/ w  亦得为国王  天人无数反   T. Q0 b/ J, j: T
  未曾堕恶道  亦无有罪殃
& A! B4 V4 J4 F! N  从彼有余福  于是最后世
: ~; U/ Q$ T  m+ r! s  来生势富家  释种大姓生 " d4 r$ I3 Y. h7 ?# M7 ]# L( }1 M
  尔时佛世尊  来诣所生地 + W3 @/ E* G5 j( o1 U" p7 q6 H& t
  我即为寂志  并与亲属俱 5 O- e  i; r. Q: i  s! w$ t
  我本所立愿  辄如意具足
* o% Q# L$ F2 z+ q# x" d8 ~, C  已得无所著  清凉且灭度
$ [3 S$ x, Z. |: B8 A/ h  舍势为沙门  颰提受佛教 + ?8 {+ u) R9 `: t/ L4 F
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 & X3 X5 c3 H. F0 d* a2 p/ Y, T$ b
罗槃颰提品第二十八(十四偈) 2 T: ?8 y2 k6 H6 l' o
  拘楼秦佛时  昔有起塔者 7 ~  i6 Y+ F- p3 _5 t; _9 L
  我时在彼住  其寺甚高大 ) Q9 g) u8 o9 f7 Y+ a) Z
  兴造此塔寺  我口呵谴之
: q6 ?: \5 Y0 E; C  是塔甚太大  何日当成就
/ y9 v- N0 I, y) ~$ M" t  可稍作功德  如是自立办
4 ^# H4 u4 e4 T4 ]8 u% {  q. h$ X$ R  既不多劳烦  塔寺亦速讫 7 g' }- b+ j+ d0 {: `5 q# G" g
  用口说窭言  坐犯语罪报 2 N) m1 g) i7 l. I
  命尽寿终后  便堕地狱中 # O" N3 o% N  k  I
  从地狱得出  短小身玄丑 % w/ ^1 A; |: j" T! z6 x- g
  世世所生处  为众所轻邈 $ D, \* q, a; e! A- l1 p
  迦叶佛世时  为乌鸟赤嘴
) `- w, U$ I$ ~  波罗奈中道  翱翔丛树间
( s4 y# _2 N/ x! M0 q& Z4 ]( C: r  瞻见世光曜  比丘所围绕   u# }. \5 Z- R& S
  即顺佛为礼  口出悲音声 / A% |' {! k4 e/ Z( ^5 f7 m
  佛世尊所游  波罗奈国时 ! ~6 S7 M3 {0 Q
  每随行出入  常绕向悲鸣
% z7 Y- @- e# B! ?; Q) N  缘是所作德  来还得人身
! ^. o. T+ U* k2 t" R  逮见等正觉  无上之导师
% W4 \6 S5 m3 t4 y5 Y# J  得出为寂志  于释师子所
$ ^& L) u. g% S7 r1 |9 i4 N5 a; E  已为无所著  清凉而灭度 $ S8 Q4 A! L; q: g3 ^* ^- T" _$ ?
  罗汉得自在  六通大神足
1 O3 J6 M% r1 M  名曰为持法  正真有辩才 - o1 X, n& G5 S7 p6 T! x0 o
  一切众聚会  听闻我音声
7 \* D* w9 R; Q! q  诸天及人民  一切皆欢喜 . v  Z' {! R8 s/ w' c& j9 p8 l
  我作罪少耳  作福亦不多
& W, {+ `) P0 b8 x8 ]3 g: G4 z9 w  皆获其果实  所为二罪福 3 c- q9 t$ j& W% b; y
  罗槃颰提尊  在于比丘僧
, S9 P/ w; E: N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
. W) C, S7 r2 h3 f# l摩头和律致品第二十九(二十二偈)
) T4 u" t# \$ Y- B* K  昔于惟耶离  身为大猕猴 # o6 \: Y6 M- z" ^* Z
  趣往取佛钵  比丘见被呵
, K5 z  r/ i( k. E7 z* q  得无坏佛钵  世尊告比丘 3 R; j6 \; k) [% |7 L7 ?4 m
  比丘勿得呵  是终不坏钵 8 ^# ^; _- y; }
  我时取佛钵  徐徐持上树
; j1 q" l( E* b/ N, \  盛以满钵蜜  便则从树下 * k& q! V1 R5 l! K+ c5 a
  手擎满钵蜜  以奉上世尊 " e4 Q, z8 Q  h( W
  蜜中有虫秽  正觉不肯受 % r/ q" ?: m1 f: p
  佛见其钵中  死蜂与蜜杂 8 B: I: _7 x7 K  z
  寻好择出之  复擎重上佛
7 X, y# [5 q$ n# I: Q  时佛世光[火*僉]  复更不听受 ) b0 W5 Z0 W3 k/ {8 _
  我以水净洗  仍前稽首上 + k/ r+ B7 I# ^  I8 [: s
  以水洒其上  更盛异钵中
  o2 `& m7 T6 D8 w4 S, ^9 ^9 U  供养佛尊已  心踊跃欢喜
# g7 c0 i3 }8 a  世尊无等人  彼时度死蜂
+ a4 y6 i% X0 w% q6 h/ {, [  受此一钵蜜  服食及弟子 / g+ g$ W3 c8 y3 M; z& I
  我时甚踊悦  叉手而向佛 5 D% c. b4 H# a2 {: }$ K- z7 J1 \
  专住法王前  其心常精进 0 i8 U' D' S2 g
  在彼发愿言  令我得人身
1 @. W. J# ^. m$ x7 e8 N3 V  来值世尊世  使得最上义
6 \, ?5 J% H: H* o* e$ y$ f  缘是所作德  因用得人身 % i2 ^" a0 R3 m  |
  逮得等正觉  无上之导师 ; v/ E0 X( I1 g$ O! O, o
  得出为沙门  给侍释师子 2 u2 {2 S* h* q) {# c. x
  已为无所著  清凉而灭度
% [' V$ ]$ W) g! @, h5 Q  得自在罗汉  六通大神足 & _1 A' w* J$ ?& q0 {
  名曰为出蜜  诸比丘亦知
6 T; m0 {& o! h  知前所作福  于今得恭敬 4 K' K8 w- l3 p0 i2 {# Y
  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7-11 13:35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与数百比丘  共游行周旋 0 N9 D  c( `" p* X5 `- u
  设在穷乏路  比丘僧饥渴
! B# \' D$ Z5 n' q, r6 l0 Q9 c  心适自发愿  我欲得蜜浆 1 J$ U& W/ V" i1 Z% l
  知我心所念  众人即远来
6 [5 O3 I& s5 ]( F6 [8 z  e4 k5 U0 v  赍持蜜美食  以用奉上我
1 c  Y9 E7 f- C* [( I  我寻便受之  自然极美多
) w2 Z1 A% s; R3 l5 m/ h  以施比丘僧  可意甚饱满
1 J& P( Y' a7 d4 H7 Z0 ~  我应时生已  猕猴所作行 & i+ m: H. w4 |( p: _& b
  度脱无径路  便得甘露句 5 e7 r2 R. @$ z4 b8 t; N$ y
  如我本所愿  辄得如其意 - q2 i' ~( P  S8 S5 K% K  D' A8 U
  供养佛世尊  所求则具足 ' Z: \/ v& c  N9 L, K. p9 b7 D
  唯仁每悉念  我所作功德   P( g) I) |& f# l. M6 g
  悉获其果实  可意安隐吉 " O% X4 s' L/ a4 i* J& M
  如是出蜜尊  在比丘僧中 $ d5 I9 }7 V5 O* q; n$ U# [2 {
  于阿耨达池  自说本所作
, A9 A; `8 ^- r; k3 G1 w) I世尊品第三十(五十偈) , f) F$ |& A0 j% q# Y. D0 @
  一切胜普明  一切世间最
2 M/ z& {# J0 |4 ]" o" K  得除尽诸垢  降一切众会   m% K' i- p! A! e
  诸通慧普见  大人一切畅 + D1 {: z+ j+ G7 _
  度诸怨恐惧  法船济彼岸 , k$ L1 _% T6 y
  晓了众所化  欣然愍世间 3 H6 i/ t  F9 f+ A3 {* V
  矜伤脱众生  以义一切救 / F, c& p, [6 T$ V: W. \$ i6 }
  除去一切人  悉解诸系缚
' f. e" L1 ?3 V: E( T2 P& Y  一切人中最  说法为众眼
& I+ ^( A6 x( f  大人无极慧  大雄极名闻 ' i5 Q0 K& M' t+ B! n7 i' {3 b/ Q
  大光无极法  以度于最法
: P5 }9 o" K5 d0 _/ S6 ^  大力化无黠  开化大明慧 8 e& y; @: Y- C# q3 S+ @
  欢劝大众人  大医多所兼 & \- D+ `) `3 J5 s. D
  世尊坏众恐  无上除诸忧 * q4 _3 Y: g- G% t
  佛仁为度脱  大牢狱闭系
7 V6 `4 S4 |! L+ [! u  大龙大师子  无著大比丘 5 ?, O, k4 x9 [9 z1 O) K: I
  大智慧世尊  救济众尘劳
2 c- y  K; @# e  精进有大力  方便大坚强
/ M5 Z9 |, m3 E" K( G; {  降伏众天民  大道寂静安 7 C" b8 X% {; p$ H! [" u
  佛大天中天  一切诸鬼神
9 ^8 d' S& L0 u5 e4 Z  悉礼智慧足  佛出哀世间   K- q" s7 h, L7 B& V2 f" l" p8 M
  恒在大生死  坏决罥罗网 ; C* y: ?7 [  S0 e- r& j
  神通无极哀  度脱大牢狱
. H& w( b5 W& p# S3 j- f  大龙大天人  于众会最先 : V4 t; i& J& V3 z' b( O- _
  广施无极施  已逮弘寂迹
3 @5 Q' z, ^/ ~  尊长士仙人  已度诸尊法   Q2 B* l' J  m# D  N
  成就大弟子  导师德极尊 1 i2 X& H6 q8 y% G" R, F, Q1 P
  众祐中最上  无上除愁忧 & q2 }8 Q2 E. D. i5 J& P* }+ t
  诸所度脱胜  一切相好尊
& @+ ]! a: {: t9 E  断绝诸色欲  拔济诸恩爱
1 v, o$ o( \8 V3 J" \  时游在龙王  阿耨达大池 7 g7 B  t& x2 a
  一切所作办  踊在虚空中 + [+ g9 J# K. e' X7 G7 A4 W
  弟子众围绕  寂然有五百 9 C/ k+ h+ X* O) a$ L* @, x, q' f
  愍伤有极哀  慈护一切人
. k. v2 s! V4 S) ~5 J* Q) G- r  观察比丘众  便自说是言 3 V- y4 }- i6 }
  明听我所语  前世之所造 - |; q8 |6 ^9 g5 P
  身始有所作  今所获余殃 ) p$ H/ y" e8 n" I
  吾昔宿命时  作人名文罗
8 j2 c- l9 ^& e: A: r) [) x  诽谤无瑕秽  善妙辟支佛
; m) x, A( z2 d- ~  众人大来会  缚束善妙士
1 Y& k" d  ^$ z# J' j3 K5 g  着杻械闭系  须出如死囚 ) G8 {% u! j3 e3 Y
  吾时见沙门  得缚束苦恼
2 I; C! y* C& U! a" C( F  其心发慈哀  身则为救解 6 Y) n0 ?7 [1 ^/ w- \4 j
  用是罪殃故  堕地狱甚久 " c1 q7 Q- f5 }& {" u; w
  后来生人间  常为人所谤
) L0 w* Q1 l8 j  a- A9 G* g, O$ Z  用是有余殃  于此最后世
9 J" u0 e  X- ?! p  须陀利异道  共议诬谤我
+ G* o7 a$ Z# x- P" K( t  \5 l  曾为婆罗门  博闻持道术
, i0 Q5 t* k- N  有五百学志  讲术藂树间
, b7 J" ~. H: j  时有大神力  五通比丘来 * w! x  A2 I5 E7 S. k+ V! B
  我见道人至  诽谤扬其恶   W3 }7 }8 ?6 N8 b! E) ?
  仙人深爱欲  自高处树间
- b: N/ o1 \4 ~7 |' J( h" s  诸摩纳闻之  便共效我宣 0 W# J3 H  ?: u  m
  时一切学志  家家行乞丐
8 g1 a7 j( ?5 X' D  大众中诽谤  仙人有垢欲
4 d. g: B, U0 H  缘是所犯罪  须陀利女人 ' f. |/ ?7 _+ O
  佛五百弟子  悉共被诽谤
/ d, d' a  Z- }: f3 B  佛为一切明  有虚妄之谤
8 z9 s7 s( w3 f/ T+ j  知世吒弟子  是为沙门耶 - C" [6 u" @- O" E" i
  犯是罪殃已  便堕恶道中
: D3 ~: p: w+ S  生在太山狱  勤苦甚酷毒
. `) R8 y; \0 ?0 i1 m  以此有余殃  旃遮摩尼女 6 Y* l7 o3 h; t4 K4 t" G
  在大众会中  虚妄掩杀佛
, m4 ]. f. e$ r' b  曾为三兄弟  而共诤钱财
/ n# [3 ], H# Q- E. x9 P" S  推扑坠深谷  石抬以杀之 + d' V# _9 M* J; `+ _; `2 _+ h# A
  以是所犯罪  堕太山地狱 1 U# U/ C; j6 C0 a8 y+ n1 X& X
  烧炙在黑绳  毒痛甚酷苦 : E6 q( \7 o% ~: R
  以此有余殃  调达石所抬 # W  l" e- z  V$ Q. d
  于是石堕落  中伤佛足指 ' K2 N! u7 F0 d9 ?: m
  乘船入江海  俱欲渡深水
1 W; I; @1 [( s3 o+ L' b  时共载船上  拔刀杀贾人 7 w- W# X( F  s( E- h
  用犯此罪故  身堕地狱中 ! N1 o6 e; m2 k! G# h& y1 {  B
  以是余殃故  铁刺见佛前 ; }, s- X: l* g' |
  曾在捕鱼肆  生为渔者子 & g! j8 o4 |- n3 t
  有捕杀鱼者  我尔时生心 3 Z; A1 P# ?# ?+ l+ q
  从是所犯罪  堕太山地狱 3 K! I- S1 i4 n: Q5 O8 a; C" V
  烧炙在黑绳  勤苦甚毒痛 8 `4 U7 I0 v) ]% H
  随楼勒国王  伤杀释子时
& ?6 Y  I8 u" d% x  以是有余殃  于今得头痛 + i5 W+ q8 U: S' Y+ U1 f) U
  惟卫世尊时  骂詈其弟子 5 t  i1 a# m- I, A) _* c% Y
  不应食粳米  常令啖生麦 4 m$ v0 E/ ?) H6 z
  用是所犯罪  坐口出恶言 4 B* `/ h  B5 G
  堕于黑绳狱  受苦不可计
- G/ q5 r+ m/ G0 x$ i  以此有余殃  怨结婆罗门
( K$ k1 g$ R1 {0 s  请我终一时  三月中啖麦
. u" o% i; M. F$ ]  曾为治病医  时疗尊者子
# q& m# B: o/ E7 r, m/ A  合药分倒错  令疾转增剧
3 ]$ Z+ c' G' O8 h8 [0 l  用犯此罪故  堕地狱甚苦
1 w8 E6 _- f! V  t4 N" y5 U; l- L( J  以此有余殃  是故得下利 & F/ w2 u+ R. W, u8 \
  吾昔前世时  曾为手搏师
6 o% {: z/ a1 N5 n# f4 K; ?: B; D  与力士相扑  害杀有佛子
/ }% H8 T2 y# N% X  用犯此罪故  受苦难訾量
' }6 [+ @" m! d3 D+ |  以此余殃故  胁肋为之痛 6 O& Z8 G- Y3 K. X+ Y
  谓难提和罗  轻毁迦叶佛
1 U- C3 Q) O1 u; J  用见此沙门  言不得佛道 / ^- I: O( C' l. [+ L+ d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佛教网络

GMT+8, 2024-4-20 12:01 , Processed in 0.095205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