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选摘自《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》
& z" i, f8 X/ f& l+ C+ a {6 F8 `7 K4 n: Q4 j
[净土大经科注讲记·净公上人]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八二集5 Q6 ?0 U' z6 H1 b: s
0 ^# s, S% ? D6 _5 C; D
( J, C9 T2 e8 f6 P3 E1 w8 p* T
净土大经科注 (第三八二集) 2012/6/16 8 ` ~: T0 Q0 E7 I/ w- ?9 w' ^! ]
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382
, P' h, u" I6 O+ Z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八百四十四页倒数第二行,从第二句看起,七觉支的大意:
$ _% _9 D/ I+ _「此七觉支之义为:一、择法觉支,以智慧简择法之真伪」。三十七道品末后的七觉支、八正道通大小乘,这都是重要修学的纲领。七觉,觉是觉悟,也就是本经经题所说的清净平等觉。七觉支也是这里头觉的意思。觉就不迷,就能够做出最有智慧、最如法的选择。所以第一条择法,这是说出世间修行的法门。有人选择世间法,这非常之多,有人选择小乘法,有人选择大乘法,有人选择一乘法。选择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智慧,没有智慧就没有能力选择。法里面有真的、有假的,什么是真正的法?我们能够证得圆满菩提,这个法是真的;不能证得无上菩提,这个法就不是真的,这是一个标准。大乘都能证得无上菩提,是真法。那还得要看自己的根性,自己根性适不适合修这些法门,这都是关键。如果自己是上根利智,那个没有问题,一切法,任何一法都能帮助他证无上菩提。如果自己善根福德不足,修学这些法门就会有困难,你的德达不到,德达不到就是你没有那么大的福报;智达不到,对于这些大法不能理解,不能理解就是不能够修行,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没有办法落实,你做不到。
2 E* F, g2 Q9 v* C# f# n但是一乘法里头有净土,有这个法门,这个法门不是靠自力,全靠他力,这个道理要懂,要真正信得过,完全靠阿弥陀佛的威力加持、威神加持,而一生可以圆满成就,所以这是一个不思议法门。世尊告诉我们,这个法门难信易行,真正能信,没有一个不成就,而且当生成就,不要等到来生。我们这里念佛,往生到极乐世界是一生。离开娑婆世界,这个身体不要了、身体放弃了,坐上莲台,莲花化生。在莲台的时间虽然不长,刹那之间就到极乐世界,在这刹那之间,在莲花里头就产生蜕变,真正是所谓脱胎换骨,将我们血肉之身转化成法性身。因为极乐世界全是法性变现的,所有往生的人,身是法性身,住的是法性土。法性不可思议,唯有法性是真的,为什么?它永恒不变,不衰不变。在那个世界决定是一生证得无上菩提,这个事情一点都不假。而且所费的时间确实不多,依照《弥陀经》上所说的,若一日到若七日。一天到六天,根性大利,愿心太强,他成就那么快。末后第七天,这个七字不是数目字,七代表圆满,哪一天念成功了,那一天就叫第七天,所以它是表法。《弥陀经》上用七表法,样样都说七这个数字,七的意思是四方、上下,加上当中,所以这是圆满的意思。总之,决定成就。所以今天择法觉支我们有了,选择大乘、选择净宗,这个没错。
9 @+ {; E% W4 j: ?* w# [5 |第二个,「精进觉支,以勇猛之心离邪行,行真法」。那能不能成就?选择没错误,这一生能不能成就全在精进。菩萨善根只有一条,就是精进。世间人的善根有三条,三善根: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可是诸位要晓得,出世,真正出世间修行的人,世间善根早就具足了。如果不具足,就不能修学佛法,不但大乘不行,小乘也不行。为什么?小乘要断见思烦恼,见思烦恼里头有贪瞋痴慢疑,那是三毒,必须转三毒为三善根,才能证果。初果就断了五种见惑,从第二果到四果,将八十一品思惑断尽,这才证阿罗汉,脱离六道轮回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所以精进就非常重要。勇猛之心离邪行,邪行就是见思烦恼;贪瞋痴慢疑这五种,心的邪行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。这五种见惑、五种思惑统统断干净,这叫离邪行,行真法。邪的离了,真的就现前。在净宗,真法就是三个条件,真信、真求往生、真念佛号,这就是行真法。这个真法千万不要看轻了,它是正中之正、真中之真,没有比这个更殊胜。
8 m% `( y+ f; k+ Z6 `0 w5 z y第三个,「喜觉支,心得善法,即生欢喜」。这就是大乘教里头常说的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为什么?他得到真法了。修学真法决定得阿弥陀佛、得十方一切诸佛的护念、加持,所以他得法喜。第四,「轻安觉支」,他的身心柔和。「断除身心粗重」,这个粗重就是见思烦恼,见思是粗重,无明是微细,见思、尘沙、无明,「使身心轻利安适」。我们说有压力,身有压力,疲劳,工作量太大;精神有压力,这心有压力,有忧虑、有烦恼。如果一个人,他粗重烦恼全放下了,他就得轻安。轻安,经上常常有这个名词,这里解释得很清楚,身心轻利安适。身心轻,说明压力完全排除,没有压力了,这就是利益。安适,非常舒适。
2 G, A% t$ v' X% [1 L' q/ [第五,「念觉支,常明记定慧而不忘,使之均等」。念,念念与定相应、与慧相应。定就是清净平等,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是定。清净,阿罗汉的境界;平等,菩萨境界。念念跟定慧相应,好!而且常常让定慧均等,定中有慧,慧中有定,这是佛家所讲的禅定。有定没有慧,这是外道讲的定。有慧没有定,这不是真智慧,我们现在所说的世智辩聪,这是世间的智慧,它没有定。定慧均等,才是真定、真智慧,这是一而二,二而一,定是体、慧是用,慧是体、定是用,互为体用,决定不能够分开,分开就错了。这念觉支。 [5 P& o3 R# M' c1 U6 J3 A; M5 Q1 R
下面,下面是「定觉支」。从念才得定,这个定觉支是从念来的。「使心住于一境,而不散乱」,这叫定。儒家讲知止,知止而后有定,止什么?止在一个地方。止于一处,心就定了;没有这一处,你心是散乱的。我们今天止于弥陀圣号,我们把心放在这个地方,放在阿弥陀佛圣号上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或者是「阿弥陀佛」,心一定要定在这上面,而不散乱。一心念佛,是我们这一生当中唯一的一桩大事业。我们的事业是什么?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。为什么称这个事业叫大事业?因为这个事业的背后是大成就。什么大成就?往生不退成佛。还有什么成就比这个更大的?没有了。八万四千法门,成佛难,很复杂,不容易修。这个法门直截了当,简单容易,确确实实是万修万人去,一个都不漏,这话是善导大师说的。
7 v2 V3 I, `- H$ ], Y+ m可是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,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