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网络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5621|回复: 47

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往生正因第二十五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6-9-17 15:09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+ n7 J# d& C. ?# T$ K' u8 ~. |" x+ @! x' v! H7 G" w; U' Z
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三六0集)  2012/6/4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7-0360 ' y2 H5 p+ A: t( [! s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七百八十七页,「往生正因第二十五」。我们学到第一行,从第一行看起:, ?2 x9 b$ f. A' k9 g3 m/ a" g
  「又本品所示诸因,多契于《观经》之净业。《观经》云:生彼国者,当修三福」。所以三福是我们修净土第一门功课,属于行门,前面跟诸位报告过。早年我住在美国,跟黄念老见了面,他教给我,夏莲老一生最大的愿望,是希望能建净宗学会,在大陆上一直没有建成,希望我在海外建立净宗学会。实际上,净宗学会跟从前的莲社没有两样,只是名称换成现代化,这个也是有道理,与时俱进。「莲社」两个字,社会大众对它很迷惑,不知道这是什么,如果说净宗学会,大家概念就清楚了。所以莲公的提议是非常值得效法的。我们第一个净宗学会是在加拿大成立的,在温哥华,现在这个会还在。第二个会是在圣荷西,杨一华主持的,这都还在。第三个在洛杉矶,陈景昌领导的,都还做得不错。
* ?9 r) P2 o0 q5 S: h7 E- R  净宗学会成立之后,我写了一篇缘起,缘起里面提出行门五个科目,我们日常生活,生活的标准,五个科目。第一个就是净业三福,第二个是六和敬,第三个是戒定慧三学,第四个是菩萨的六度,第五个是普贤菩萨十愿。简单,不麻烦,容易记。这五个科目必须要记住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绝不违背,这是真正净宗学人,弥陀弟子。这三条不仅仅是修净土,可以说世尊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依这三条做基础,没有这三条,无论学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,这三条是根之根、本之本,就是太重要了。第一个,第一条四句话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;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前面两句是根之根,后面两句是本之本,就是戒律,戒律的根本。这一条做不到,后面全没有了。怎么做?我们落实在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。孝亲尊师落实在《弟子规》,慈心不杀,因果教育,落实在《太上感应篇》,有这两个基础,你才能够修《十善业》,《十善业》是佛家的根本。为什么十善做不到?没有《弟子规》,没有《感应篇》,所以你做不到。《弟子规》是伦理道德,人懂得伦理道德,他会断恶修善,羞于作恶;人懂得因果教育,不敢作恶,所以因果比道德还重要。道德有时候规范不住,恶念起来了,想到因果报应就害怕,自然不敢做了。
$ J4 S: w1 U/ ?  中国自古以来,这个国家长治久安,靠什么?靠教育。教什么?教伦理、教道德、教因果。所以这个国家几千年长治久安,令人羡慕。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,确实是被慈禧太后疏忽了。在我们想象当中,慈禧太后的文化水平一定不是很高,如果有高度的文化水平,她不会这么做,自封为老佛爷,这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。历代帝王都称三宝弟子,确实都受过皈依、五戒、菩萨戒,多少帝王都受过,明清有一些帝王还受过金刚乘的三昧耶戒,菩萨国王,政治焉能不好!. U2 D" R4 ]5 d! N1 T9 V( W
  所以,净业三福决定不能疏忽。有了第一条,第一条是人天福报,人做好了才能够学佛,人要没有做好怎么学佛?你看看,佛经一展开,善男子、善女人。佛弟子最低的标准,就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这才能学佛。那我们这个经上有讲到,五逆十恶、毁谤大乘都能往生,他是善男子、善女人?是的,一点也没错。他造作恶业是没有接受到教育,他造的。学佛之后,或者是真正听到中国传统文化,他就省悟了,他就回头了,真正认错、真正忏悔,那就是好人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懂,叫浪子回头金不换。坏人回过头来比好人还要好,所以这一回头,真念佛求往生,确实有生到上品上生这么高的地位,真回头了。这个道理不难懂,因为佛说了很多次,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作恶回头,一下就提到这么高的地位,是有道理的,是可以相信的。因为一切众生有佛性,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真的一回头,这个东西统统出现,他就成佛了。
2 s" L2 Z+ {' t0 W2 i7 A: @  所以受持三皈,受持三皈是有十善业道的基础,没有前面的基础,十善做不到。所以世尊他老人家的教诲,对于修学有严格的要求,那就是一定先学小乘,后学大乘。小乘是人天法,这个地方第一条、第二条都可以说是小乘。第一是小乘的基础,人天福报,有这个基础才能提升,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。今天的三皈,章嘉大师说得好,叫结缘三皈,不是真的,给你举行一个仪式,结缘。真的怎么样?真的你得受用,你得受持了。受是你接受了,持是你做到了。在哪里做到?在起心动念、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做到,持是保持而不失去。三皈是佛法最高的指导原则,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的经论都没有离开它。佛法僧称为三宝,佛是什么意思?觉悟的意思。皈依佛就是觉而不迷,念念觉而不迷,时时觉而不迷,事事觉而不迷。这谁能做得到?不是真正前面这第一条做得圆满的,不可能做到。第二是皈依法,法就是规矩、是方法。佛法里面也称为方便,方便是最好的方法,便是便利,叫善巧方便,法是轨道、是道路,正而不邪。皈依僧,僧是依教修行的人,在家、出家都包括,只要依觉正净修行,都可以称之为僧。僧的标准是清净。, j# j5 }) t2 W' y
  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,清净就是僧宝,平等就是法宝,觉就是佛宝。这个经题里头有三宝,有三学,清净是戒律,平等是禅定,觉是智慧,戒定慧三宝,也是经律论三藏,清净是律藏,平等是经藏,觉是论藏,经律论三藏,这个经题多完备!多殊胜!十方三世所有一切如来的法宝统统在这个题里头,夏老这个题会得太好了,天衣无缝,全是佛说的,没有自己加一个字在里头。我们这个经题就是圆满的三宝、三学、三藏。受持三皈,「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这八个字,至少我们要落实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,出家加上《沙弥律仪》,这才像个样子。这是小乘,入佛门了。前面不一定入佛门,世间法、人天法,第二是小乘,第三是大乘,大乘在小乘之上,没有小乘的基础,就不可能学大乘。% V+ J. F/ j, k; Y
  大乘第一个,「发菩提心」。菩提心,经论合参,《大乘起信论》跟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合起来,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9-17 15:09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菩提心有体、有相、有用。菩提心的体就是真诚,经上讲至诚心,《起信论》上讲直心,两个合起来看,直心就是至诚心,真诚到极处。真诚到极处,这心里头没有妄念,这个里头境界有浅深差别。真正菩提心发起来了,他就不是凡夫,圆教初住菩萨,发心住。这个心一发就是圆教初住、别教初地,所以一发心,古大德讲,成佛有余。心发了,是一刹那,不能相续,能相续他就成佛了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,从定中起来,菩提心现前;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头听《金刚经》,听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菩提心现前。这心一发就成佛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这是圆满的菩提心。我们今天初发心,对三宝真信、真敬仰,认真学习,这也算是菩提心。
4 c2 T9 G1 L8 t2 K: T, Q* b  第二句,「深信因果」,这个因果不是普通因果,普通因果世间人都相信,这是菩萨。菩萨深信因果只有一种,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。所以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跟我们这个经上,三辈往生、往生正因完全相应。「读诵大乘」,这里面还有精彩的部分,最精彩的就是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无论什么样的经典,你对它真正欢喜,这个欢喜就是有缘。为什么有缘?过去生中曾经学过,现在又碰到了,所以你对它欢喜。行,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,佛说得很明白,无论哪一部经论,要紧的,一门。一门,你专心,专心是真心,二心是妄心,你是一心,一心就是专心。专心时间久了,决定得定,就得三昧,你学《华严》得华严三昧,你学《法华》得法华三昧,你学《楞严》得楞严三昧,三昧无量无边,学净土的得念佛三昧,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三昧。得三昧之后,缘成熟了,他就开悟,大彻大悟,那就成佛了。所以,我们要晓得,读诵大乘有这个秘诀在里头。自己成就了,就教化众生,「劝进行者」,劝进行者,今天讲的弘法利生。你看,净业三福一共十一句,前面十句自利,成就自己,自己成就之后利他,利他只有一句,劝进行者是利他,自行化他。
8 C: u( q  t' I" D0 |  「如此三事,名为净业」。极乐是世出世间最大的福地,福地福人居,没有大福报的人,那个地方你怎么能住得住?所以具足净业三福,这是大福德的人,那极乐世界就是为你准备的。一心信乐念佛人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相应了。所以,佛说出这一段话之后,告诉韦提希夫人,「汝今知不」,你知不知道?「此三种业,乃是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」,这句话重要。换句话说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十方三世这些修行人要想成佛,都要以这个作为正因,这三条做不到,他决定不能成就,你就知道这多重要。
9 n4 w! h8 `7 L; @' w% F  我们也晓得,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,他这些弟子四面八方传教,教化众生。我们从历史上看,有些地方一、二百年就没有了,有些地方三、四百年。像印尼,我们到印尼去看到的,印尼在七百年前是佛教,现在完全没有了。阿富汗大概也有七、八百年,现在完全没有了。唯独在中国,在中国将近三千年,中国历史记载。为什么?我们读这段文就明白了,中国人讲孝道,孝亲尊师,有这个根,外国人没这个根。佛法是师道,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。你看,佛法谈第一句不是奉事师长,第一句是孝养父母,没有孝道,哪来的师道?所以孝亲尊师是圣贤之学,大乘佛法的根基!中国,佛法没到中国来之前,中国人崇尚孝道,中国古圣先贤、老祖宗教化后人都是以孝为中心。这桩事情我们清楚、我们了解。
, v4 `% q- D) [  T; g( h" u) t% c$ y  中国有文字四千五百年,从黄帝时候发明文字。黄帝以前也有这些图画,伏羲画八卦,可以说是文字的起源。伏羲距离黄帝一千年,我们如果从伏羲说起,那就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。没有文字不能说没有文化,文化决定早过文字。古印度婆罗门教,我跟他们也很熟,他告诉我,他们不重视历史,没有文字记载。传说,根据传说,他们这个教在印度已经有一万三千年的历史。我相信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少于婆罗门教,我相信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至少也有一万三千年。我们从孔老夫子那里得到一些信息,虽然这些信息不很清楚,很模糊,我们有理由能相信它。
8 V( r% T+ a/ X. p, V3 G  夫子一生做学问的态度是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。这两句话的意思,孔夫子一生没有创造、没有发明,他是个很老实的人,他所学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传给后世的,全是古圣先贤的东西,不是自己的,这就是述而不作,没有创造、没有发明。对于古圣先贤,这个传下来的东西他相信,一点怀疑都没有,好古,非常喜爱古人的教诲。孔子距离我们二千五百年,所以,从孔子这种修学态度来看,夫子所学的是远古老祖宗传下来的教诲,他把它用文字记载下来,传给后世,所以后人尊称他为集大成者,大成至圣先师。他把传说整理成书籍,这就是六经,流传给后世。  }+ g: U  g1 d* C
  所以《论语》里面很多话,「子曰」,我们相信孔子说的都是古圣先贤传下来的教训,不是他自己的东西。这个态度好!完全肯定古人的智慧、古人的道德、古人的行持,完全肯定,止于至善。后人比不上,为什么?后人妄念多、杂念多了;古人心清净,没有欲望,没有杂念。在佛法上说,人要把欲望放下,智慧就开了,自性里面本有的般若智慧,无量德能、相好,统统可以现前。近代的科学家跟上一代不一样,上一代不重视古人的成就,近代发现,认为古人有一种很了不起的本能,我们也有,但是他们能保持,我们的本能丧失掉了,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。中国人所谓的「人人皆可作圣贤」,佛所说的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说得多清楚、多明白。% @0 q$ g+ l- r  O% c0 [
  清净心生智慧,智慧能够明了宇宙的真相。古时候中国跟印度在方向、目标、理念,可以说非常接近,但是方法上比不上印度,印度人重视修禅定,中国在这上没有。中国古圣先贤只是教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,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,你的德行、智慧就成就了,对这个很重视、很讲究,没有去修禅定。殊不知修禅定能够突破空间维次,能够扩展眼界,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你能看到,我们没想到的东西你都能知道,所以禅定能了解六道轮回的真实状况。在中国,古人有六道的信息,但不是很清楚,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9-17 15:10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在典籍里头记载得很少,不像印度。释迦牟尼佛为什么降生在印度?我们也明白,印度人对于宇宙人生真相这一方面所做的工作,比我们中国人进步。佛要选择在那个地方去降生、出世,帮助他们再向上提升,这就是众生得度的缘成熟了。中国成熟,跟印度相比差一千年,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一千年,大乘佛法才传到中国,中国人的缘成熟了。所以,我们一定要记住,这三条十一句,是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,他们修行证果就凭着这十一句。1 x# ?) h( J- ~% Y1 @. u0 r! O
  「又曰:复有三种众生,当得往生」,那还有三种人,他们有缘分往生极乐世界。「一者,慈心不杀,具诸戒行」,心地慈悲善良,不杀生,这样的人念佛能往生。最近这几年,地球上灾难频繁,尤其是马雅灾难的预言,从西方传遍全世界,说的时间就是今年。我们不要去理会它是真的还是假的,但是他们教给我们化解灾难的三个方法,值得我们做参考。这三个方法,第一个就是慈心不杀。不过他里面加一条,要求我们采取素食,不吃众生肉,这第一种。第二种有爱心,爱自己、爱众生,爱一切万物。第三个要有定功。定功是什么?灾难现前,不惊不怖,你不害怕。你有这种定力,这个灾难对你就不会产生伤害。你看,素食、爱心、定力,决定不会受外面环境影响,心是定的,就能够避免这个灾难。8 @& [) r1 ]9 M) g4 k, O. b
  第二,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」。确实,为什么说读诵大乘方等经典,这个人当得往生?因为净土法门确实是难信之法,如果不把它道理搞清楚,信心生不起来。我学佛就是很好的例子。学佛的时候,应该是四、五年了,我认识忏云法师,离开工作之后,在他道场住了五个半月,他是念佛人,修净土的,劝我修净土我都不能接受。我喜欢经教,特别喜欢《华严经》,所以我没有接受。那个时候对净土小看了,轻视它,认为这大概是释迦牟尼佛对于那些愚夫愚妇,没有文化、没有知识的人,教他这个方法,有这么一个错误观念。大乘经典读多了,不但读,而且常常讲解,大概二、三十年之后,我对于净土法门完全接受了。李老师劝我,我也没接受。我的接受是讲《华严经》、讲《楞严经》、讲《法华经》,在这些大经大论把这个道理搞明白,事实真相搞清楚,死心塌地专修这个法门了。自己虽然专修,可是还是涉猎很多经教。
: b* @8 V& a0 b4 r7 C- H  真正专修应该说是前年开始,年岁大了,八十多岁了,要认真替自己往后着想了。那想想,八万四千法门我们没有把握成就,净土这一门有把握,这要干有把握的事情,没有把握的事情则不能干。没有把握,心里很喜欢,没关系,到极乐世界再办,先取西方极乐世界,然后再修学自己喜欢的法门。到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第一个好处,无量寿,寿命长。你说《华严经》,照我这个讲法,一部《华严经》讲圆满要二万个小时。一天讲两个小时要讲一万天,一天讲四个小时,也得讲五千天才能讲完。确实我们没有这个寿命。所以这样的大经大论,一定是要到极乐世界去学习。这读诵大乘方等经典重要,让你对于诸法实相,宇宙之间一切法的真相明白了。大乘方等里面所说的就是今天所讲的哲学跟科学,真的讲到究竟圆满。这是第二种人,真正修学大乘,肯定最后选择净土。
& e' [' d1 Z  t2 b3 a7 Y$ k  第三种,「修行六念。回向发愿,愿生彼国」,这三者。六念是六桩事情,我们这个地方有丁福保居士《佛学大辞典》的资料。第一个是「念佛,念佛具足十号」。佛有十种通号,在前面我们统统都学习过。第一个是如来,如来这两个字的意思很深,最浅的解释就是今佛如古佛之再来,这是大家最容易懂的。如来说乘如实道而来,这个如实道就很难讲了,这是科学、哲学上的东西。佛、世尊,「有大慈大悲大光明」。这个慈悲是从自性里面发出来的,我们这个世间人做不到,大乘教里面称它为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。缘,缘是缘分、原因,没有原因,慈就是爱心,没有原因的,真实的慈心、慈爱;悲是怜悯,都是属于爱心。悲是偏重在怜悯,慈是偏重在与乐。同体,只有佛知道,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。一体,哪有不照顾的道理?父母照顾儿女,尤其是婴儿的时候,真的无微不至。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的照顾,就像母亲照顾婴儿,无条件的,完全奉献。
* k) t6 Q) F' H3 B  佛有大光明,大光明就是大智慧,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,跟知识不一样。智慧是觉悟的人有,知识,没有觉悟的人他努力认真修学,他所得到的是知识,不是智慧。智慧一定从戒定当中修得,离开戒定,不可能有智慧,有知识。今天这个世界,所谓知识爆炸,真的,全是知识。智慧?智慧没有了,看不到有智慧的人。纵然有智慧的人,大概也都到深山里面去隐居去了,与世隔绝了。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?世间人不认识他,世间人对他不予肯定,所以,他只有独善其身,不能兼善天下。不是他不愿意,缘不成熟,这是佛法常说的。
. L& n: ]. o6 z8 h/ o" ?  所以,「神通无量」,神通是方法,智慧是真性,「能拔济众生之苦,我欲与佛同也」。这念佛人想什么?我也想跟佛一样,他成佛了,我也想成佛,常常有成佛这个想法,这叫念佛。那我们念阿弥陀佛,一定要有这个想法,没有这个想法,这阿弥陀佛叫白念了。什么个想法?我到极乐世界要成佛,我成佛要跟阿弥陀佛一样,要有这个想法。念念都有这个想法,这是真念佛,这个跟阿弥陀佛相应,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,这重要!要不然你佛是白念了。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,我是我,我现在很可怜、很苦,求阿弥陀佛来救我,这不行,这个念头不行。我们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,希望我成佛跟阿弥陀佛一样,这才行,这是阿弥陀佛最欢迎的学生。所以这个道理一定要懂,我们要与佛同心同德、同愿同行。
  y% p/ V8 e4 _# A5 U1 r5 |# @  第二个「念法」。法是什么?法是经典,「念如来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经,有大功德」。经典是什么?经典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化一切众生的这些资料。佛当年在世讲学,只有言语,没有文字记载,他也没有讲稿,什么都没有,跟孔老夫子一样。这些留下来的经典,都是佛去世之后,弟子从记忆当中把它写成书本,流传给后世。所以这一些经典里头,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9-17 15:11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有很多人写的,不是一个人,都是佛的入室弟子,真正开悟的这些学生,我们称他作菩萨、阿罗汉。结集也非常严谨,怕传错了。当时佛的侍者,阿难,这个人在大众当中记性最好,他有很强的记忆力,听过一遍,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。所以就请阿难来复讲,把佛当年所讲的经请他讲一遍,五百大阿罗汉做证明。这个听众,给谁听?五百大阿罗汉听。只要有一个人提出有意见,那个地方就得删除;五百个人都同意,都说没错,这算通过,才能流传下来。所以经典的结集,这个纯度很高,这五百个做证明的人个个同意,有一个反对就不能够传下来。这是结集经典,要让后人相信才这个做法,采取这个方式。
5 a- M6 \* S8 R& G! _& x: K" c( I  经典讲的是些什么?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,佛的教学分为两种,一种是普世教育,就像现在的国民学校一样,完全是教人怎么样做人、怎么样处事,这里面的内容是伦理、是道德、是因果教育,偏重在这一方面。也是中国人所说的修身、齐家、治国这些知识、这些学问,这是一部分。另外一个部分,那是高等教育。这个高等教育就是今天所讲的哲学与科学,它要研究宇宙,认识宇宙之间万事万物这些道理、现象从哪里来的,将来到哪里去,这是大学问!宇宙的来源、万物的来源、生命的来源、我从哪里来的,这是属于高等学问,在佛家称为大乘。
$ t) V' S; _$ |$ F  大乘,在现代最近这三十年,量子力学家肯定了,佛法里面真有高等哲学跟高等科学,世尊给我们讲宇宙形成的原理、最原始的状况被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,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同,只是用的名称不一样。释迦牟尼佛归纳整个宇宙只有三个现象,现代科学家归纳的也是三个,第一个是物质,在佛法里头的名词叫阿赖耶的境界相,第二个是信息,在佛法称为阿赖耶的转相,第三个是能量,在佛法是阿赖耶的业相。真不容易!这三样东西佛是讲得很清楚,没人懂,真正能够懂得的人太少了,所以对它都有怀疑。今天被量子力学家发现了,跟佛经讲的一样,佛是三千年前说的。今天的科学家是累积这个世间四百多年这些研究科学的总结,发现宇宙之间只有这三个东西,物质、信息、能量,除这三样东西之外,一样东西统统没有。但是近代的科学家把物质搞清楚了,物质现象是什么?是念头。这一桩事情是最近发现,可是佛在经上早就说了,佛说「相由心生」,物质是现象,相就是物质现象。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?从念头来的,这心就是念头。所以佛家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个发现了不得!这个发现对整个人类来讲是最伟大的贡献,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跟看法。我们从前想法、看法错了,思想错误我们的言行就错误,招来这么多的灾难。& q$ I9 r) d7 S. z/ w% p, _$ o, l  u
  那今天化解这个灾难有没有方法?有。意念可以化解灾难,只要我们把负面的意念清除掉,不善的这个念头清除掉,把正面的、好的念头找回来,灾难就没有了。灾难是物质现象,物质现象是心现的,心能够主宰物质,能够改变物质。这解决的方法,理论有了,方法也有了,问题是我们去落实,果然落实了,问题真解决了。现在这些科学家在找证据支持他的理论。到哪里去找?到病患身上去找。特别是得重病的人,得癌症,医生放弃治疗了,告诉病人,你存活的时间只有一、二个月了。这里面的病患,有一部分是信仰宗教的,要到他们身上去找。信仰宗教的人自己知道寿命到了,他把存活在这个世间放弃了,不去想了,天天做祈祷,念头里想的是上帝、想的是天堂,希望上帝带他到天堂去,他只有这一个念头,其他念头没有了。这个念头是好的念头,是正念,他身体不想了,病也不想了,天天只想上帝、只想天堂。像我们念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,只想阿弥陀佛、只想极乐世界,想上两个月,好像身体没事,没什么事情,再去检查,病没有了,完全好了。医生认为这是奇迹,其实这是有道理的,不是奇迹,是你念头转了,念头能够改变物质现象。你这个念,你不想病了,带着病毒的细胞它慢慢就恢复正常。就怕什么?就怕你想病。你想身体、你想病,那就完了。你把念头转过来,我不想我的身体,我也不想我的病,我专想阿弥陀佛、专想极乐世界,三个月再去检查,病好了,没事了,不需要用药物治疗,自然就好了。这样的例子,这些科学家搜集得很多,还依旧在搜集,希望能够让所有科学家都承认这个理论。不但能改变我们身体,能改变我们居住地球上的灾难,为什么?地球是物质。
! ]6 V$ W" e" j* k3 D( c& v  美国的量子力学家布莱登,这个人也很出名,他的著作很多,有一些有中文翻译的。他告诉人,化解地球上的灾难,只要地球上居住的人真正能够回头,能够弃恶扬善,改邪归正,端正心念,地球上所有灾难都能够化解,还能把地球带上更好的走向。这是他说的话,有道理!为什么?念头能改变物质现象,这是最近量子力学家所发现的。这个如果被所有科学家承认了,这是科学的一个大革命,把从前科学上那些理念、想法、看法全部推翻了。但是他们这些理念跟大乘经完全相应,他们所说的大乘经上早就有了。所以过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,宗教里面与科学最接近的就是大乘佛法。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,二、三十年之后,佛教不属于宗教,佛教会发扬光大,它变成高等哲学、高等科学,确实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。3 ?" I7 B7 C- A: I6 q( I; G
  现在许多人都在说海水上升,将来很多低洼地方都会被淹没,江河泛滥,这怎么来的?在佛法里面讲,是我们不善念头来的。哪一个念头?贪心。贪婪所感应的是水灾;瞋恚所感应的是火灾,火山爆发,地球温度上升,这是属于瞋恚;愚痴所感应的是风灾;傲慢所感应的是地震;怀疑所感应的是山崩地陷,山会倒下来,大地会突然沉下去。我们不善的念头、不善的行为,造成地球上的灾难,不是什么自然。自然是美好的,自然绝对不会有灾难,是我们不善的念头、不善的行为所感应的,这么回事情。这个道理,事实真相,能够被今天量子力学家所发现,我们很佩服、很感谢。因为佛在经上讲这些东西,我们始终都有疑惑,这个确实太深了,很难接受,很难懂。今天得到科学的证明,这是真的,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9-17 15:13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带来的是社会混乱。
# C& G! ]  S8 k8 k2 R  所以僧,僧现在没有了。真正懂得这些道理,要发心,发心干什么?发心去作僧,传承如来的正法,传承如来的教育。我们从经典里头,看释迦牟尼佛一生事迹里头,释迦牟尼佛是个教育家,用现代的话说,他的身分是一个社会多元文化义务教育的工作者,他教学不收学费,完全是义务。他的生活很简单,日中一食,外面去托钵,他不求人。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真正是万缘放下,一尘不染,身心清净,充满了智慧,宇宙之间一切事你去问他,没有一样他不知道,他都给你解答。所以,僧就是继承释迦如来的教学,把这个教育发扬光大,利益一切众生,这是僧。真正世间最好的福田,我们要修僧行,这是念僧。
, {1 l! U2 S. Y, g% V6 e  第四个,「念戒」。僧从哪里来的?僧从戒来的,没有戒就没有僧。「念戒行有大势力,能除众生之恶」,以及「不善之法」。佛家的戒律是修学的根本,必须从小乘起步,佛在经上有说,「佛子,不先学小乘,后学大乘,非佛弟子」,佛不承认你。佛教传到中国,在隋唐的时期,小乘有两个宗派是学佛人必须修的,一个是俱舍宗、一个成实宗。这两宗唐朝中叶就衰了,宋朝以后就没有了,所以中国只有大乘佛法,大乘八个宗。那我们是不是违背了佛陀的教诲?我们中国祖师大德有智慧,他不用小乘,而用儒跟道来代替小乘。行不行?从唐朝中叶到现在一千四百年,这一千四百年当中,我们除这二百年不算,在二百年以前,各宗各派有成就的人很多,证明我们祖宗用这个方法是正确的。我们在少林寺看到一块碑的拓片,传说这个碑是唐肃宗时代建立的。唐肃宗是唐明皇的儿子,距离我们现在大概一千三百年。这个碑刻的是「三教九流图赞」,肯定了三教九流是一体,三教九流是一家,就是今天外国所搞的多元文化。多元文化,中国人领先,一千三百年前就讲多元文化了,现在外国人才讲,样样中国人领先,那找到这块碑是证据。
; y1 I  X! g, X$ G$ m  所以,儒释道在中国,这是中国文化的根基,说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离开儒释道。所以,外表上有儒释道,内里面统统学,中国古时候,学儒念书人他肯定读佛经,他也学道家的东西,统统学;道教,道长,他也念儒书,也念佛书;佛教的出家人,他念四书五经,他也念道教的东西,里面是贯通的,外头有这个形相不一样,里头全是圆融了。我们没有想到,发现这个碑才知道,一千三百年前儒释道已经是一家了。那更早在东晋时代,我们看到庐山,三笑这个故事,那就是儒释道,这东晋时代,更早了,差不多一千六、七百年了。慧远大师在庐山建立莲社,以虎溪为界,集合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个人,在那边念佛求生净土。那个时候净土经典只有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《弥陀经》、《观经》还没有翻译出来。庐山远公就是依《无量寿经》,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往生。这还得了!虎溪三笑是远公大师、陶渊明是儒,还有个陆修静,是道长,儒释道,三个人。这三个人是好朋友,都是高人,都不是普通人,三个人常常在一起。他们到庐山来看慧远大师,慧远大师送客,很高兴聊天,不知不觉过了虎溪。因为送客的时候从来不过虎溪的,不过那个桥,他走过这个桥,三个人哈哈大笑,今天谈得太投机了,投缘了。你就晓得,儒释道在中国不是分家的,它真的是一体。
- J/ m" O, _5 v' K2 o$ E5 ]3 I  儒家,今天我们不能不把儒家的《弟子规》当作我们的根本戒。这些年来,我常想为什么出家人《沙弥律仪》做不到,在家人《十善业道》做不到,他没根。根在哪里?儒家的根《弟子规》,道家的根《感应篇》,必须从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上建立基础,你才能够学《十善业》,才能够学《沙弥律仪》,没有那两个基础,你是决定做不到的,这个重要。今天只想往上爬,根不要,爬到上面去,树倒下来了,不会成就。所谓根深蒂固,扎根教育太重要了,怎么可以把根舍掉?我们今天想献身为佛教,那你就特别要重视这个根,你不在这根上下功夫,你不会成就,佛教在你身上不能发扬光大,为什么?你没有根。# y. {" J# D2 h8 d. M4 ^
  除了道德上,伦理上、道德上扎根,还要在学术上扎根。佛教是学术,你不能不承认,佛教是高等哲学、高等科学,它用文言文写的。你要学中国传统文化、要学大乘佛法,文言文不能不通。文言文从哪里学?从文字学起,先要认识字。我们今天发现了一个老师,早年台湾的一位刘教授,他的学术是从章太炎那传下来的,他是第四代,有师承的。我把他介绍给蔡老师,蔡老师非常欢喜。他告诉我,刘教授告诉我,这个教文字学时间大概要一年,每天两个小时,一年的时间,这门课程可以完成。我希望他能够培养十个学生,真传,这十个将来就是中国文字学的导师。今天我们学东西困难在哪里?文字,没有学过文字学,也就是不认识字,根本的根本。所以我跟蔡老师说,蔡老师欢喜得不得了。我说这是祖宗之德,三宝加持,送来了。因为你们搞汉学院,你们汉学院快要开张了,老师来了。绝不是偶然,不是小因缘,大因缘!不能不知道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$ z1 ~& h- B* V; j+ _4 T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三六一集)  2012/6/4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7-0361 2 H2 H  e* p; K* c3 D& A5 V4 D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七百八十七页,第七行下半段:0 h; @$ I- p/ y0 X: B
  「三者,修行六念」。这个六念,我们有一个参考资料,节录丁福保《佛学大辞典》的六念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,我们学到念戒。戒,戒是佛的行持,佛经上有理论、有方法,怎么落实?戒是佛教导我们这些理论、方法落实,落实在生活上,要把它做出来,这是真实的受用。如果不能落实,那就不是真的,所谓是说食数宝,自己不能得到真实受用。依然还是有妄想,还造业,业招轮回果报,这个跟佛的教诲完全相违背了。所以,戒是学佛的初阶,也是学佛的圆满。初学的时候,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知道,勉强去学习,到成佛之后,你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自然跟戒律完全相应。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四十九年讲经教学,确实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是圆满究竟的戒律。所以它是开始,也是圆满,我们明白了才会重视它,不明白,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9-17 15:14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总是把它看轻了。+ R6 c) R. j0 b* d: `
  要真正搞明白,也不是一桩容易事情。现代人决定受科学的影响,科学影响里面第一个就是怀疑,现在人从小就学会了怀疑。殊不知,圣贤教诲最忌讳的就是怀疑,怀疑是什么都学不到。用怀疑这个方式学科学行,学物理。今天的科学跟哲学都没有摆脱怀疑,所以它们的发展就有极限。佛在大乘经上讲得很好,这个极限,宏观宇宙能看到宇宙的边缘,微观世界能看到阿赖耶的三细相,就是见不到本性。本性是哲学里面所说的本体,他没有办法见到本体。本体是自性,也就是说他无法明心见性,也就是无法得到究竟圆满的受用。所以我们学佛,必须要走戒定慧这个道路,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行的道路,他们从凡夫成佛了,没有一个是例外的。佛法传到中国,这个理念,儒接受了,道也接受了,它的确是现在人所谓的真理。/ l. m7 I2 _& m5 g; x1 c
  「念戒,念戒行有大势力」,必须遵守,「能除众生之恶,不善之法」。对于恶念、恶行一切不善,佛都把它给我们禁止了,我们不能去做。善法,特别是利益众生的,对自己身心有益的,佛制定,我们一定要学习。念戒是「我欲精进护持」,没有戒律就没有精进,持戒才能够精进。菩萨六度就是学习六个项目,第一个是布施、第二是持戒、第三是忍辱、第四是精进。所以一定要护戒,护戒就是护持正法,从这上扎根,才有定,才有慧。如果戒律废弃了,我们学佛就变成世间一种学术,现在世间所谓的佛学。搞佛学的人很多,把它当作一种哲学来研究,将来也可能这里头有一部分讲到科学,那与佛法就不相干了。为什么?佛法终极目标是明心见性,把它变作一种学术、变作一种知识,不能够见性,不能得三昧,不能开悟,那就不是佛法,把佛法变成世间法,这就错了。由此可知,戒律的重要!特别是我们出家了,出家所希望的是能够续佛慧命,弘法利生,正法久住。如果是这个愿望,那戒就非常重要。戒怎么修?从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,古大德也是这么修。连莲池大师,他有《自知录》,《自知录》是什么?就是袁了凡先生所修的功过格。莲池大师做,这是净土宗的一代祖师,了不起的人!每天用功过格来反省,今天哪些事情做错了,记下来,哪些事情做对了,也记下来,比较,是错得多还是对得多。这是一个非常笨拙的方法,但是它很有效果。3 P7 I& W/ p2 p! d1 ]- G; ?9 g$ t
  第五要「念施」,特别是在现前的社会,「念施行有大功德,能除众生悭贪之重病」。现在这个世间人,哪个没有悭贪?悭是吝啬,自己有的不肯给别人,贪而无厌,这个对自己伤害最大。一般人不知道,以为这是好事,实际上他完全做错了。人在世间,无论是哪个国家人,无论是哪个族群,是哪种不同的信仰,你要问他,财要不要?他一定要;你问他智慧要不要?要;健康长寿要不要?他要,他绝对不会反对。不但不反对,现在人对这三桩事情强烈的贪求,没有止境。你能够贪得到的,实在讲都是你命中所有的,你命里没有你贪不到。所以,用这种不善的心就错了,贪瞋痴是毒,叫三毒烦恼,怎么可以用这种心?用这种心贪名、贪利、贪色,什么都贪,学了佛贪佛法,这个贪字始终没有离掉,贪名闻利养,这就错了。命里头有财富、有聪明智慧,还要有贪心,你命里面所有的打折扣了。譬如说你命里头有一个亿的财富,你用贪心取得,不正当的手段,发了财,发了多少?发了几千万,你命里头有一个亿,你已经亏折了几千万。譬如你得到五千万,你已经打对折了,自己以为自己做得很对,其实命里头的财富打对折,你说冤不冤枉!* B% @. {$ b( x9 \" s$ ~
  这桩事情,我们认真去读《了凡四训》你就完全明白了。人生在世间,确实每一个人,中国人、外国人没有例外的,「一生皆是命,半点不由人」,不是自己想什么就得什么,不可能的。了凡先生十五岁遇到一个算命先生,孔先生,算得非常好。算他一生的流年,他是个读书人,命中是读书人,几岁去参加考试,考试考多少名。考中秀才之后,国家就有一份俸禄给你,等于国家奖励你、栽培你。你好好念书、专心念书,不要去做其他的事业,国家给你这份俸禄,足够你生活。那个时候是给米,一年大概有九十多担米,八、九十担米,绝对够用,多余的你可以卖钱。参加国家的考试,他被孔先生算定了,每年去应试,就是参加考试,名次一点都不错,每年国家给他的这些粮食也一毫都不差。二十年,他的心死了,不再有念头。为什么?真的是命,一点差错都没有。8 F  y! Z  u  q$ v: l% l
  三十五岁那年,他去拜访云谷禅师,这当时是一位很有名的高僧大德。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打坐,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。云谷禅师很佩服他,问他:你的功夫不错,一个凡人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,难,不容易做到,你能够做到,你是怎么修的?了凡先生很老实,告诉他,我没有学禅,你问我为什么没有念头,我不坐禅也没有念头,什么原因?命给人算定了,二十年一丝毫差错都没有,我再打妄想有什么意思?没用,所以什么念头都没有了。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,我以为你是圣人,原来你还是个凡夫。了凡先生向他详细请教,为什么是凡夫?禅师告诉他,你这二十年来被命运拘束住了,丝毫没有把它转动,一般人都有转动。命从哪里来的?命是过去生中修善、修福所得来的,你的命中财富,过去生中你修财布施,你修得多,你命里财就多;你修得少,你命里财就少,这么来的。命是在自己手上,不在别人。
/ F0 v; O" p& r! f, X/ C& @$ c 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,我们现在肯用财布施,你命里头财富就增长,不只这么多,你天天给它加,这是可以做得到的。你不肯布施,而且很吝啬,那就是照你命里的财富,一年该得多少你就得多少,也不会多,也不会少。古人讲这两句话非常有道理,「一生皆是命,半点不由人」。可是,佛门当中有句话说,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。我命里头没有财,我到佛门当中求财,能不能得到?能,佛有理论、有方法。理论是一切法从心想生,这是原理;方法就是修布施。修财布施得财富,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你一生真正肯修这三样东西,这三样东西你会得到。命里头没有,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9-17 15:15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会得到;命里头有,它增长。. h! d7 l# F" n( ?  w9 _7 x
  了凡先生把这些道理搞通、搞明白了,他觉悟了,从此之后他真的行善,发愿做三千桩善事。这个善事是什么?帮助别人,用财帮助别人,用自己智慧为别人服务,也是帮助别人,真干!这个心一发,发了他真干,是真诚心去干的,第二年参加考试,名次就不对了,孔先生算他第三名,他考了第一名;国家给他的米也增长了,多了。他的信心大增,云谷禅师讲得一点都不错,命运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上。只要真正能断一切恶、修一切善,念念利益别人,利益社会、利益国家这功德大了,这三方面,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都会向上提升。世间人想求这三样东西求不到,佛门里要求这三样东西很容易,一点都不难。+ \  z% p" z6 {" o7 n  I
  所以念施,施里头有三种,财布施,财物别人有缺乏的、有需要的,我们不吝啬,尽力的帮助别人。法布施,别人不会的,我会,我教他,把他教会。我知道多少我就教他多少,决定不保留,我的智慧会增长。教学有吝法,自己知道的教一半给别人,为什么?怕别人超过自己。这种心就错了,这种心是吝啬、是悭吝,他的智慧渐渐渐渐就没有了,到晚年就变成糊涂,甚至于到死的时候连自己家人都不认识。这种人很多,与这个有关系,吝法。法,不一定是佛法,世间法都包括在里头,我会烧菜,菜烧得很好,他不会,我可以教他,这也是法布施。法太多了!肯教别人的,这个人头脑清醒,智慧增长,临命终时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一点都不糊涂,这是法布施得的果报。3 Q0 x, u" O- Z' ~7 o1 r4 A1 _! p
  无畏布施,别人遇到困难,遇到恐惧、畏惧的时候,你能够保护他,能够让他离开恐怖,这叫无畏布施。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无畏布施第一个就是素食,为什么?素食不吃众生肉,对众生行无畏布施,众生再不怕你了。为什么?它知道你不会伤害它,你不会杀它,你也不会吃它。长养自己的慈悲心,做到功夫纯熟,我们一般人看不出,畜生看得出来。这个人心地很凶、很恶,好杀生,所以有杀气,小动物看到你赶紧就跑掉。那个人慈悲心,小动物看到你很慈祥,野生动物你给它一招手,它就到你面前来,它不怕你,为什么?你没有杀气。特别是人生病,遭遇到困难,困苦的时候,我们去帮助他,这属于无畏布施。无畏布施里头有财布施、有法布施,所以对于病苦、年老的老人,你能够安慰他、能够关怀他,这些都是属于无畏布施,他感恩。特别是现代,现代的老人非常可怜,儿女不孝,住在老人院。老人院虽然物质生活给你照顾到了,精神生活没有。; [; F, B9 C2 f9 x
  我在国外几十年,每到一个地方,我会看那个地方的老人福利事业,我去参观。老人迫切需要的东西统统缺乏,那是什么?缺少精神生活。所以我就想到,老人院里头不能没有宗教,宗教要多元的,因为住在老人院的老人,信仰宗教不是相同的。我们跟宗教界联系,老人院里面可以有一个讲堂,可以有个大厅给他们做精神生活的活动。这个讲堂可以礼请宗教人士来讲经、来教学,一个星期二次、三次,星期一基督教,星期二回教,星期三佛教,这样子。他们可以听自己宗教的东西,也可以听听别人宗教。音乐、歌舞、娱乐这些都是他们所需要的,我们参观现在老人院,没有,只有电视,电视接收一般的频道,没有专用的。所以老人的心情非常郁闷。精神郁闷,身体当然就不好,就生病,很可怜。- s3 _" }0 ~( u/ P  a
  所以有能力、年轻,这三种布施都可以做得到。财布施我们没有财力,没有财力,你看在道场里面做义工是属于财布施,内财布施,我用身体、劳力我来服务。内财布施功德超过外财,外财是你身外之财,比不上做义工,义工是内财布施,功德非常殊胜。所以这个施,这一个字能把菩萨六波罗蜜统统包含在其中。我们做义工守法,把伦理、把道德、把团体里面所有这些规矩,我们统统做出来给别人看,做出个好样子,这个里面有内财布施、有法布施、有无畏布施,三种布施统统你都具足了。团体里面人数很多,每个人素质不相同,有善的、有不善的,特别是对不善的这些人,他对你没有礼貌,你能够修忍辱波罗蜜,你看布施里头加忍辱;守规矩、守法,里头持戒波罗蜜;你做事情非常认真,精进波罗蜜。你看,一个布施里头,菩萨行都在其中,做义工,我在这里行菩萨道,我在这里修菩萨行。问题就是你会不会,你要会的时候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全是菩萨行,不但利益自己,而且度了别人。
7 X& C: G3 F' x0 q: K  最后一个「念天」,天是欲界六层天,乃至色界、无色界之诸天。天人,这里讲「彼处受自然之快乐」,这天道,「皆由往昔修戒施之善根,我亦欲具如是功德,生于彼天处也」。这就是问为什么要念天?六道里头只有天人最快乐。为什么?天是修善才能生天,修恶不能生天。修贪瞋痴,果报是在三恶道,贪心鬼道,瞋恚地狱道,愚痴畜生道,到那里去了。不贪、不瞋、不痴叫三善根,世出世间的善法都是从这个根生的,你说这多重要!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我们要学这个,学这个则不学佛也生天,这一生做人没有白做。人间寿命短,天上寿命长。从人间往上去,第一层欲界天的四王天,四王天的寿命,四王天我们跟它都有时差,四王天的一天,人间五十年。他的寿命五百岁,是四王天的五百岁,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。从寿命你就想到福报,他福报我们比不上。再往上去,忉利天,中国人讲的玉皇大帝,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,他的寿命一千岁。往上去,走到第二十八层,最高层的,寿命八万大劫。所以,喜欢生天的人很多,世间几乎所有的宗教,目标都是天堂。$ c. Q+ K3 o& \! V1 m. I4 `) r. J
  没错,天堂的确是好。天堂要修上品十善,还要加上四无量心,四无量心慈悲喜舍,所以他们能受到自然的快乐。这个自然快乐,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地方生活所需都必须自己劳力,自己不干活就没有办法得到衣食;天上不需要,天上衣食是自然的,这就福报比我们大。愈往上层愈自在,神通具足。天有五通,有天眼,天眼没有障碍,我们人间,隔一张纸就看不过去。天人,坐在这个房间,我们楼下那些人做什么他看得见。只要是天人,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9-17 15:16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能力都非常强,能看到很远,没有障碍。天耳,他能听,也没有障碍;有宿命通,知道过去生生世世。知道过去、知道未来就是知道因果,天人不会作恶,三恶道他也看到,真正懂得因果,相信因果。有他心通,别人心里头起心动念他知道。有神足通,神足通就是变化,无论到什么地方,不需要交通工具,想到哪里,身已经到了,活动的空间大。我们人的活动空间没有办法离开地球,天人活动空间很大,哪个星球都能去,去观光旅游,不需要交通工具。我们常常听说,有人说飞碟,外航天员,那是人道,不是天道。为什么?天道的天人到我们这个世间来,不需要交通工具。他还要交通工具,那他就是人道,他不是天道。鬼神也有这种能力,小,不大。鬼神的天眼看的范围小,所以鬼也有五通。很近的事情,像五、六天,未来五、六天的事情,一个月、半个月的事情,他知道很清楚;如果说是半年、一年,他就不知道了。
; r0 v& V5 }. n* x3 ?# `  天人的能力强,所以他快乐。这是果报,果必有因,是由往昔修戒、施之善根。无贪无瞋无痴,用这种心修布施、修六波罗蜜,对于天人之乐他很喜欢,他希望得到,真的就满愿,他就得到了。人间修行成就的,生天的人多!特别是在佛门。佛门,大家虽然都是修极乐世界,往生极乐世界,但是真正往生,是到天上去的是大多数。为什么?极乐世界的缘没成熟,对于人天之乐没有完全放下,所以他落在天道。如果到极乐世界去的话,必须把人天统统放下,人间天上这些快乐要放下,才能往生极乐世界。所以,念佛念到最后到天道的,原因是什么?我们很清楚、很明白,他想享受天人的快乐,他就去了。* M) p3 Q% W8 C; x8 k: X- I& r
  下面设个问答,「问,佛弟子应念三宝,何故念彼之生天」,为什么还念天?这个里头说,「曰:是以为自己善业之果故」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了解这个事实真相,是我们善业之所感。那么不信仰宗教的人能不能生天?能,他有善业,是凭这个生天的,信不信上帝没有关系。你具备这个条件,不信上帝也生天。生天必须具备的,慈悲喜舍,善心,上品十善,善行,心善、行善自然跟天道感应。人死了之后到哪一道,全是业力所感,与什么人都不相干。要求往生,一定要念阿弥陀佛,自然就有感应;不念佛,就没有感应。「问生天是凡夫之法,何故念之」,那就不必念了,断恶修善就好了,何必要念?「曰:有人不堪入于涅盘,故念彼之生天而起行趣求也」。有人对于般涅盘不能接受,般涅盘这个道理很深,对它不能够完全了解,事实真相不清楚,半信半疑。人天之乐他清楚,他的印象很深刻,所以虽学佛,到临终的时候他还是贪恋人天之乐,他到天道去了。这是念天。
5 m* H+ z8 K( Y1 N7 V7 P# T* v; P- L  下面总说,「此六念法为大小乘之通说」,但是念天的解释,大小乘不一样。「大乘依涅盘经,则天有三种」,有「生天」,三界诸天,这是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。第二种是「净天」,这个高了,这凡夫不能去,净天是一切三乘的贤圣。小乘是三果阿那含,他们修行的处所叫五不还天,在第四禅。第三是「第一义天」,第一义天是涅盘,大乘的般涅盘,称为第一义天。所以,二乘之人念前面两种,菩萨但念第一义天,就是大般涅盘,这个不一样。这个地方说,见《别译杂阿含经》第九、《涅盘经》十八,这是把出处都说出来,《智度论》二十二、《大乘义章》第十二卷,你都可以能够看得到。
. p0 Z( I7 L2 q( c4 F  我们再看下面的注解。修行六念,「回向发愿,愿生彼国。具此功德,一日乃至七日,即得往生」。天是善人,心善行善,与极乐世界相应,但是你要回向发愿才行,你要不回向,不发愿求生净土,你就生天道去了。那我们就知道,具有生天道的这种功德,我用这种功德回向求生净土,也能够得生。这是属于三辈往生最后的一个,别具一格的一心三辈,他不是专修净土的,修其他法门的。这也不是修其他法门的,是修善积德,行,修善积德临终回向发愿求生净土,也能得生。「《观经》所示,与本品内容,多相吻合。」这一段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" d! N1 [; z. g! y! z" U: c  现在我们看经文,「三类差别」,这就分成三段,第一段「尽持经戒二利得生」。这里面分两段,第一段「胜因」,这个因就有六句,这是第一个,我们看经文:$ A; q: {; [9 W6 O. [9 O
  【复次阿难。若有善男子。善女人。闻此经典。受持读诵。书写供养。】" _" H9 S; \0 ]/ Q1 G) o" [
  这几句经文是第一。请看注解,「上文」,上面这段经文,「乃本品之首段」,这第一段。「明第一类正因」,这一品经里头是讲往生正因,第一类的正因。「发心念佛,兼受持经戒,自他二利」,这样子往生到极乐世界。这个地方一段经文,完全是采取的宋译本,《无量寿经》十二种版本最后翻译的,宋朝的译本。「第一类正因,共有六句」,第一个「受持本经」、第二个「求生净土」、第三个「发菩提心」、第四个「严持诸戒」、第五「饶益有情」、第六「忆佛念佛」。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六个条件如果是都具足了,你决定得生。- M3 F3 X2 f, v; [, L) Y
  「《观经》曰:读诵大乘」。我们在《观经》三福上看到,第三福就是发菩提心,读诵大乘。第三句是读诵大乘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。「《观经约论》」,这是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注解,彭际清居士作的,说「不读大乘则不明佛心」,这说明为什么要读诵大乘。不读大乘你就不明了佛心,佛心是什么?佛心是自己的真心。大乘经上讲什么?全是讲的自己。生佛不二,生是众生,就是说自己,自己跟佛是一不是二。所以,「不明佛心」你就「不契佛智」,佛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智慧里面自然有知识,知识里头没有智慧,所以古时候的中国跟印度人重视智慧。读书旨在开悟,宗旨是要帮助你开悟,记诵固然重要,不是最重要的,得定重要,就是得清净心重要,开智慧重要。能够明佛心你就契佛智,这个地方的佛是阿弥陀佛。「不契佛智」,纵然生到极乐世界,「不得见佛」,你见不到佛。为什么?有障碍,这个障碍是疑惑,疑是菩萨最严重的障碍。
8 Y8 l. c8 E0 b' |2 ]8 p% p  「今经首云」,这品经一开头,『闻此经典,受持读诵』,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9-17 15:16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经典就是指的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在中国,在现代,总共有九种不同的版本,这九种当中有五种是原译本,从印度梵文翻过来的,有五种。五种本子如果我们对照起来看,会发现里面差别很大。差别大,就可以肯定传到中国来的原本不是一种本子,它不同的本子。这个现象怎么发生的?释迦牟尼佛讲经,一生,一部经只讲一次,没有重复的。那《无量寿经》的梵本,传到中国来是不相同的本子,都是《无量寿经》,就说明佛这个法门是多次宣讲,不止一次。根据原译本里面的情形来看,至少佛讲过三次。还有七种本子失传了,没见到,那些本子如果都在,再仔细一对照,可能还有不同。所以古德因此判断,三次以上。这是说明,佛对于这部经的重视,他才多次宣讲。. O2 l4 i0 \% `/ ?
  正因为这个原因,每次讲的有不同的地方,我们选择哪个本子?选择一个本子,那些里面有重要的经文漏掉了,所以就有会集的必要。最早的是宋朝王龙舒居士做了个会集本,宋朝那时候,刻版的印刷刚刚发明,所以一般的经典还是手写的多。手写,我们知道流通量就不大。以王龙舒居士的身分、财富,这是大富长者,五种原译本他只看到四种,唐朝《大宝积经》的「无量寿会」他没有看到。所以他的会集本是四种原译本的会集本,当然《唐译》里面有重要的经文它没有,这是很遗憾的一桩事情。可是这个会集本出来之后,读《无量寿经》的都读他的本子,所以他的本子流通很广,也被收在《龙藏》里头。这就等于祖师大德对他这个本子肯定了,虽然有瑕疵,便于读诵。
& n/ ^, \' c: N* a" O2 Z  第二次,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重新会集,他是五种本子都见到了,会集当然比王龙舒本子好。我这个地方有一本,这就是魏默深会集的本子,这个本子。但是这个本子经过夏莲居老居士的校订,这个里头是三十七品。可能是夏老居士看到这个还是不圆满,校订还是不够圆满,所以重新再会集,这是第三次的会集。他会集花了十年的时间,成就我们现在读的这个本子。这个本子可以说比龙舒的本子、比魏本都要好,我们一比较立刻就知道,自然就生欢喜心。所以这个本子,当代高僧大德称它为《无量寿经》的善本,最好的本子。一直到最近这十几年来,才真正大量流通,海内外修净土的同学都用这个本子。
# U5 s: x+ g( F& @  「此经即此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。此经乃净土第一经,亦中本之《华严》也」,这句话是彭际清居士说的。彭居士是清朝乾隆年间人,这也是贵族出身,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这个朝代的兵部尚书,那个地位就是现在讲的国防部长,所以他就是高干子弟。因为家里面富贵,很聪明,弱冠,应该是二十岁,他就考取进士。进士是最高的学位,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博士,他就拿到博士学位。一般人拿到这个学位肯定就做官去了,他没有,一生没做官,学佛、学道,儒释道都通。在佛门真是大居士,通宗通教,显密圆融,著作很丰富。他说《无量寿经》就是中本《华严》,肯定净土境界跟《华严》无二无别;小本《阿弥陀经》就是小本《华严》;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就是大本《无量寿经》。他把这三个经看成一部,非常有道理。5 H- r+ l( d) V/ R% Q# c2 j  m
  「又此经乃世尊独留于将来经道灭尽之际,住世百岁,为末后众生留作津济者也」。这个难得!我们能想到,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,正法一千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万年。依照中国古大德的记载,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八年,跟外国人讲的不一样。三千零三十八年,当然我们是在末法时期,正法一千年,第一个一千年过去,像法第二个一千年,我们是在末法。末法一万年,我们是在第二个一千年开始,才三十几年,末法后面连现在九千年。佛没有说世界末日,世界末日是外国人讲的,释迦牟尼佛只是说这个时代是末法时期,不是末日。末法是佛法衰了,还有没有兴起来?有,章嘉大师告诉我,末法九千年有兴有衰,我们现在是衰,将来又会兴起来。佛法的兴衰不在法,法本身没有兴衰,在人。人真正肯依教修行,佛法就兴了,人要是把经教都丢掉了,佛教就衰了,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。所以,人人都学经典,佛法就兴了。
: I6 F$ z9 D; b; a4 r) J* g  ^  经典是什么?是释迦牟尼佛的教科书,当年以这个东西教人的。现在我们学习经典,讲解经典,依教修行,佛法不就兴了吗?如果经典不讲了,专搞些经忏佛事法会,佛教会灭亡。为什么?那是迷信。不是迷信,社会大众要说你是迷信,你没有办法!所以一定要想到,每个宗教都是教育,唯有教育,它才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。我们一定要记住,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之后就开始教学,教了四十九年才过世,一生教学,没有一天不讲经、不上课的。佛门所谓「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」,师父是释迦牟尼佛,他只是讲经教学,你有疑问问他,他给你解答,你自己怎么修,他不管你。为什么?经听懂了,你自己就会修了。每个人根性不一样,每个人修行方法不一样,方法不一样没关系,方向是一致的,目标是一致的,就行了。方向是什么?就是戒定慧,这个不能违背。目标是什么?大乘的目标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这大乘目标;小乘的目标是从初果到四果。无论用什么方法没有关系,所谓八万四千法门,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,每个法门都能够得定、都能够开悟。
+ L. c% Y* J, m  所以佛当年在世的这些弟子,我们估计是三千人以上,在家、出家的弟子。出家的,经上有记载,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;在家的,那数字就难说了。在家不是终身跟着佛陀,有人来学二、三个月的,有人来学五、六天的,有人跟佛二、三年的,他不是一辈跟着的,这样来来去去的这种人数多。所以我们能够想象到,至少,世尊当年这个僧团,这个团体,三千人以上。这么大的团体,过的是游牧生活,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,不是在一个地方。四十九年,他们教学的范围几乎遍及五印度,就是印度五个大区。所以这个教,经典就非常重要。
6 y' @! O- @& F! `+ @  L6 K& H' [$ C  不单是佛教,其他宗教也不例外。前年我们访问梵蒂冈,跟教宗见了面,陶然主教,这是教廷里面负责跟其他宗教联系的一位大主教。跟我们举行两次座谈会,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9-17 15:17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一次三个小时,我们在一块研究、讨论六个小时。他提出,根据他们的调查统计,最近这十几年来,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数逐年下降,就是一年比一年少。他们很担心,如果像这样下去,二十年、三十年之后,大概这个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不多了,寥寥无几了,所以对这桩事情很关心。我听了之后,我把我的看法向与会同仁跟他们的主教提出报告,我希望所有宗教都回归到教育。为什么?想想每个宗教的教主最初创教全是教学,都是这个起家的,这在经典里面可以看到。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,最长的;摩西教学二、三十年;耶稣教学三年,被人害死了,要不然他一生也是会教学,不会中断;穆罕默德教学二十七年。他们全是教育家,用现在的话说,社会教育家。而且这些人几乎全部都是义务教学的工作者,他教学不收学费,来者不拒,去者不留。他不分国籍、不分族群、不分宗教信仰,你来都欢迎,教学的对象几乎是全人类,这样子一代一代传到现在。
; Z' _1 j) C$ ~& J0 a  那现在?现在我们把教学丢掉了,天天搞祈祷、搞形式。佛门里面经忏佛事、法会都属于祈祷,三时系念都是祈祷法会,这不行,人家说你是迷信。你说有灾难,我做个法会灾难化解了,人家说你胡说八道,胡造谣言,根本就没有灾难。你拿什么做证明?拿不出来。所以一定要懂得,经论教学是主,祈祷这个东西是辅助的,这个不是第一,这是第二、第三,不能把这个做为主要的。我们现在宾主颠倒,宾做了当家,主没有了,才产生现在这种现象。如果都能够对教理通达明了,我们做的祈祷人家相信,为什么?祈祷有理论、有方法、有感应、有灵验,大家能信得过。没有经教理论做基础,人家不相信。
$ f7 M/ S/ ?0 o+ U. j, `+ r3 C# t+ ?  现在这个理论可以能讲得很透彻,为什么?集合科学来讲,近代这些量子力学家所发现的宇宙的奥秘,在大乘经上全有。我们也是看到科学报告,对于经论上这些深奥的东西,以前怀疑,现在完全断疑生信,不再怀疑。实在说,我们没有古人那种定力、那种诚敬,但是现代科学帮了忙,把这个遗憾补足了。如果没有科学报告,我们这个疑问一生都化解不了。就提出这一个问题,色由心生,你能不怀疑吗?色是什么?物质现象。物质从哪里来?物质是心、念头变现出来的。我们不相信,念头怎么会变成物质?我们把方向也搞错了,念头能变个物质,我天天想个鸟,那个鸟是不是真被我想出来?这个做不出来。我是看到普朗克的报告,德国的量子力学家,这个人是爱因斯坦的老师,他这个学生名气比他还大。这个人专门研究物质,物质到底是什么?他用了一生的心血,最后终于找到了。1 `8 w7 o2 e# ~
  微观世界,起源应该是八十年前,发现原子,那个时候认为,物质现象里面最小的就是原子,没有比原子更小的了。从这之后,这些科学家怀疑,原子还能不能分裂?最后终于找到了方法把原子分裂。原子一分裂才知道,这里头有原子核、有电子、有中子,也很复杂,组成的原子。在我们想象当中,佛说的,大乘经上讲的微尘,应该就是原子。佛说阿罗汉的天眼能够看到这个东西,二十八层天里面的天人,他们的天眼看不到,阿罗汉的天眼看到了。这个东西还能分,佛经上有,再分是什么?叫色聚极微。色聚极微应该很复杂,像现在科学里面讲的粒子,基本粒子、夸克都是属于这个范围的。最后的,那真正是物质的基础,就不能再分了,极微之微。极微之微被科学家找到了,他们叫它个名称,叫微中子,佛称它做极微之微,这是物质最小的,再分就没有了。科学家真的把它再分,再分裂真的没有了,物质现象没有了,看到什么?看到是念头的波动现象。这一下真相大白,物质从哪来的?物质是念头波动现象形成的。物由心生,这问题解决了,物质确实是念头变现的,不是我们念头变个鸟我看看、变个树我看看,不是这个,是基本的物质。我们才恍然大悟,这个发现真了不起!) Q, K4 M) y/ U- o4 \7 h. W, l5 f
  再问念头从哪来的?物质是念头变现的,念头从哪来的?科学家还没搞清楚。但是他看到物质的现象,他说物质是突然变现出来的,没有理由,突然变现,但是立刻就消失了。他讲的这个样子,佛在经上说过,《楞严经》上佛讲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就这个现象。这是念头的一个现象,念头从哪里来的不知道。佛讲了,念头从阿赖耶的业相变现出来的。业是什么?业是波动现象。业是动的,不是静的,就是所谓一念不觉。一念不觉是业相,阿赖耶的业相,从业相变现转相,就是科学家讲的突然蹦出来这种现象。所以,科学愈来愈接近佛学,阿赖耶的三细相!这释迦牟尼佛说过,大乘经上有。用我们的六根,凡夫眼耳鼻舌身意,攀缘外边的境界,最大的可以缘到宇宙的边缘,最小的可以缘到阿赖耶,极限了,就是缘不到真性,真如本性它缘不到。真如本性要怎样才缘到?要放下六根、六识,你就见到了。也就是不能够用眼耳鼻舌身,也不能用思惟想象,不可以用这个东西。为什么?这个东西都是妄的,不是真的,妄缘不到真,真才能缘到真。什么是真?我们把妄统统放下,那就是真,你就见到本性。
: [" \9 ^1 x$ l; ~ 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为我们示现,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头为我们示现,那是什么?现在我们懂得了,他们在刹那之间放下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,自性现前了,他就见到了。自性是什么样子?释迦牟尼佛说的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他说得详细。惠能大师说得简单,只说了二十个字。这二十个字展开来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浓缩就这二十个字,同样的境界!自性,第一个清净,「本自清净」,从来不染污,现在也没有染污。第二个现象「不生不灭」,它是真的,除它之外,所有一切法都是有生有灭,有生灭是假的,无生灭是真的。虽然它没有生灭,它没有现象,它不是物质现象,也不是心理现象,也不是自然现象,它什么都没有,但是能生万法。虽生万法,它又不染万法,换句话说,丝毫没有受万法的影响,这个高明。「本自具足」,具足什么?就是具足万法,没有缘的时候万法不现,有缘它现。如果你是用妄心,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佛教网络

GMT+8, 2024-11-24 05:37 , Processed in 0.092843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